传承弘扬艾兴精神
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万熠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艾兴院士是我国切削加工研究领域开拓者之一,他心怀祖国、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毕生都致力于刀具研究,发明的陶瓷刀具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被誉为“神刀”。自1953年来校任教,到2018年去世,在齐鲁大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了65年,即便是在生命中最后的几年,90多岁高龄的他也依然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感染着一代又一代机械人。2024年是艾兴院士诞辰100周年,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艾兴精神,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让大师之风永存世间、大师之志薪火相传。
要涵养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世纪末,对于我国战机数控加工用的高速切削刀具绝大多数依赖进口的现状,艾院士心急如焚,七八月份,80多岁的他冒着酷暑亲自去成都,下工厂、做调研。经过短短几年的集中攻关,便开发出了寿命和效率不亚于进口刀具的铣刀,而价格不到进口刀具的一半,有力推动了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应该带头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是艾院士教育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中国75年的风雨兼程、砥砺奋进,走向繁荣富强,伴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立足新时代新使命,我们要教育广大学子厚植家国情怀,从党的百年奋斗史、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史、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以国家之务为己任,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国家“同向而行”,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大志向”、厚植“大情怀”、胸怀“大格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要保持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艾院士一生践行“贡献就是幸福,时间就是生命”的人生信条。他记忆力强,对行业发展、科技前沿情况了然于胸,许多研究数据不用查阅文献也能信手拈来。在经费紧张时,他和研究团队始终没有放弃钻研,没有转而研究相对容易一些、更容易出成果的其他研究领域,而是一直按照既定规划开展攻关。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山东大学才有了“切削加工的圣地”的美誉。前辈创业写春秋,长征接力有后人。放眼当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背景下,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传统工科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担负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使命。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沙龙、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举行前沿论坛讲座、派驻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本领,成长成才。要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对于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创造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要秉持润物无声、心如慈父的育人理念,营造“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育人氛围。艾院士在学术上严谨,但在生活中却乐于助人,经常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们都说他是一位“慈父”。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当学生生病时,他会联系研究所的老师,一起将学校发的大白菜、大葱等蔬菜送到学生家里,关心学生的生活。有的同学在读研究生期间,因家庭条件不好想退学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艾院士得知后,主动与学生谈心,提高助研津贴,还从家里拿钱资助,最终让同学打消了退学的念头,顺利完成学业。“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毕生的行为准则,也是艾院士的立业标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是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更重要的是要富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高尚的师德帮助他们塑造人格、健全心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广大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教育工作者也应在青年成长成才的路上倾注热忱,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让“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代代相传。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艾院士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家国情怀、育人之法、治学之道、为人之本、奉献精神一直激励我们前行。在艾院士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艾兴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奋进姿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担使命、敢闯敢创,努力推动机械工程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全面图强”新征程上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出山大机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