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育家精神山大教师谈(16)

发布时间:2024-10-11点击:



教以成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和

教育的实践方向


傅永军


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存在者。通过教育,人的动物性被规训,从而能够自觉地将自身置于人性的法则之下而获得完善的可能。因此,教育的功能绝非仅仅是为受教育者提供某种技艺,让其学会某些知识以便游刃有余以专业人才的身份进入社会,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教育承担着更重要的功能——教化,即对受教育者完成人格性教育,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自由行动的存在者,一个有着健全理性,能够做出自由决断的的个体。这样的个体,不仅能够以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人类和社会,且会因为接受教化,得以独立地拥有一种内在精神,傲立于世,就此而言,如康德所说,教育背后隐藏着人类本性得以完善的重大秘密,这个秘密包孕着人类教育的内在灵魂和活的精神。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着为了让受教育者获得技艺性知识而能够“成物”之目标,但更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灵魂的塑造,让受教育者从切己的个体精神中超拔出来,与人类优美且崇高的普遍精神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人”。教育重在成人。教以成人,这应当成为教育家毕生守护的理想和信念,而教育家的精神就体现在对这一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和实践上。


作者简介

ca56e38290bec8c6358153d1fa4a7dd.jpg


傅永军,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助津贴专家。《中国诠释学》(CSSCI来源集刊)主编,山东大学“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诠释学与比较哲学、康德哲学、社会批判理论。撰有《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比较视域下的寻绎》《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从伦理神学到道德宗教》《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等著作10余部;译有《犹太教的本质》《超越启蒙时代》、《证据与信仰》等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