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者风范 > 教师风采 > 正文

2022年度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刘磊

发布日期:2022-09-10 点击次数:

刘磊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兼任山东省知联会青年分会副会长、济南市政协委员。近年来主持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致力于打造学术品牌工作,探索出了一套特色化、高质量化的研究生培育体系,筹划组织各类高端学术会议,为提高山东大学有机化学学科影响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该同志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学理念,学风正派,学术严谨,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培养了一大批行业领域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始终坚持科研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相结合,使理论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产生了显著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社会效益。

师德师风方面

该同志在师德师风方面能够始终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该同志爱岗敬业,不计名利,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认真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努力进取,严于律己,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尊重学生,把学生平等看待,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教书育人方面

该同志自2012年进入山东大学执教以来,始终以责任和奉献为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教研并重、为国育贤”的教育理念,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并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自我严格要求,积极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始终处在本科教育的第一线,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在研究生教学和学术指导方面,既有为国育才的高度、学术创新的深度,又有严格要求的硬度和生活关爱的温度,培养了一批适应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迄今累计(联合)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7名、硕士26名,其中多名学生在其培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技奖、山东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等荣誉,并在毕业后就职于国内多所高校或行业领军企业,为行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三、科学研究方面

该同志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始终把学术卓越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以创新引领学术,以科研反哺教学。该同志长期从事手性合成方法的发展及其在抗癌药物高效创制中的应用研究,累计以通讯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3篇)、Angew. Chem. Int. Ed.(9篇)、Nat. Commun.(3篇)、Chem. Sci.(2篇)、ACS Catal.(2篇)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3篇,其中17篇影响因子大于10,15篇论文发表在国内主办的期刊,论文他引2000余次。2019年起任《有机化学》第一届青年编委,2021年起任《中国化学快报》高级编委会委员。独立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项,主要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2016年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2022年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该同志获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40余次,提升了我省在全国有机化学领域的影响力;2016年以来作为主席已连续主办5届全国性的“齐鲁有机论坛”,为推动山东省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四、社会服务方面

该同志始终坚持科研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于社会的宗旨。理论应用并重,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相结合,使理论成果尽快形成技术应用,转化成生产力。医药卫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产业,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该同志长期致力于手性合成方法及其在药物高效创制中的应用研究,并成功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抗癌药物和抗新冠药物的高效合成,产生了显著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社会效益,为服务社会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例如,在治疗晚期乳腺癌药物艾日布林的高效合成方面,发展了砜到醇的选择性氧化转化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艾日布林的手性高效全合成,缩短了原有合成步骤,极大地降低了药物的潜在商业化生产成本;再如,在治疗新冠病毒药物奈玛特韦的合成工艺开发方面,面向新冠防控国家重大需求开展药物的高效合成,依托在仿生催化的手性氧化脱氢领域取得的世界领先的基础研究成果,有望打破国外对奈玛特韦的合成工艺垄断,并实现产业化

五、其他方面

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该同志自2018年起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在工作中一惯坚持公平原则,秉公办事,对服务对象不论亲疏,都一律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服务师生是他的工作目的和要求,在工作中力求做到时时刻刻为广大师生着想,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该同志积极吸取兄弟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学院自身特色,优化配置,探索出了一套特色化、高质量化的研究生培育体系。在第一个任期内,他以培养“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为目标,以“鼓励导师和研究生“甘坐冷板凳”,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为导向,显著提升了学院的研究生生源质量、导师队伍建设水平、研究生的科研精神品质以及研究生对学院培养满意度。学院也因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取得的系列成绩,被授予“山东大学2019-2020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该同志作为无党派人士,担任山东省知联会青年分会副会长和济南市政协委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履职初心、参政议政、建良言、献实策;立足岗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高质量完成自己肩负的各项使命任务,积极为服务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