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者风范 > 教师风采 > 正文

2022年度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刘新泳

发布日期:2022-09-10 点击次数:

刘新泳是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山东大学创新药物研究院院长、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山东省新药设计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事业心及责任感。该同志长期在教学科研一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中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他不仅取得了出色的教学成果,而且在研究生培养、药学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他长期致力于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药物研发,为企业创造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彰显了当代医药人才的家国情怀

师德师风方面

刘新泳教授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素养,还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在生活中,他恪守诚信立教,严以律己,注重言行,淡泊名利;在教学中,他坚持创新施教,以人为本,敬业爱生,同时他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他坚持“三融入” “三结合” “三级跟进”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坚持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科研、融入教学、融入管理,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工作生活学习全过程,切实提升了政治素养和师德涵养,同时注重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引导,立足教书育人宗旨,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曾获得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称号

二、教书育人方面

刘新泳教授自1984年毕业留校后,30余年来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及研究生多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他总是把坚持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思想放在首位,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投入工作。他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思政融入教学,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学习热情和开放思维。他积极开展教改研究,“一流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实践”获山东大学2020教学成果一等奖;“行业企业与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获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所承担的教改课题“以四个面向为导向的药物化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立项;“实验室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技术教材与课件”分别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技术研究项目和山东大学实验室教学软件项目的立项资助并通过验收,受到高度评价。

刘新泳教授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以及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为研究生们树立了榜样。在指导研究生方面,至今已指导毕业近百余人,目前指导30余人。他要求研究生时刻瞄准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发展新动向,努力创新,不断进取。他所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新型芳唑(嗪)巯乙酰胺HIV-1 NNRTIs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曾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大学十大优秀教师、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和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他指导研究生多次荣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和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首届和第五届“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此外,多人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山东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以及山东大学“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三、科学研究方面

刘新泳教授坚持教学与科研工作并重,多年来一直从事基于靶标结构与作用机制的抗病毒(HIV、HBV、HCV、FluV和COVID-19等)药物研究,基于靶标结构、活性片段与药效团模型的抗心脑血管药物、抗痛风药物、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药物活性先导物发现的方法学研究,以及创新药物的开发与产业化。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和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面上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在J Med Chem、Chem Soc Rev、Elife、SignalTransduct Target Ther、Med Res Rev等权威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国外专利5项。2014-2021连续八年入选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榜单; 入选2021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主编《基于靶标的抗艾滋病药物研究》、《Antiviral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抗艾滋病药物研究》、《实验室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技术》等专著。主编《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副主编《无机化学教程》等教材。

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三,2016),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2012);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第一,2010、2016)、二等奖1项(第一,2005)。

四、社会服务方面

药物开发与产业化方面:曾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了头孢地嗪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尼非卡兰、抗菌药物奥硝唑分散片、抗病毒药物泰诺福韦酯原料及片剂、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抗凝血药物替卡格雷等仿制药物,同时在抗新冠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完成硝唑尼特、法匹拉韦的原料和制剂工艺与产业化研究,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转化方面:目前已有三个1.1类创新药物实现成果转化,包括一个1.1类抗艾滋病药物,转让山东齐都药业,并获科技部“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立项资助,已完成临床前评价,正在申报临床批件。两个1.1类抗痛风药物,分别转让杭州时森海制药和山东海雅药业,转让合同经费达1.1亿,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五、其他方面

刘新泳同志担任山东大学药学院院长期间,认真履行职责,坚持集体领导,始终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于学科和学院发展的问题,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等各方面,学院均取得显著成绩。

作为区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以及致公党山东省副主委,他关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民主问题,就新药创制和产学研合作以及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和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多个建议被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