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者风范 > 教师风采 > 正文

2022年度山东大学优秀教师——杨明

发布日期:2022-09-10 点击次数:

杨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国际电工委员会技术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面研究,独立/参与出版包括源荷预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电力市场方向3部学术著作、1部教材,参与出版IEC国际标准(TR)1部,发表SCI/EI 学术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统计引用近3500次,授权发明专利2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及其他纵向项目近10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次、省级及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30余人,自2014年指导的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至2022年连续11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2人获得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

师德师风方面

杨明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不断适应时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循循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作为研究生导师,能够立足学生实际,同时结合电气学科的特色及优势,从“三全育人”角度出发,加强学风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学术氛围,于学生而言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并在2018年入选提名山东大学第十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时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道德风尚,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担当精神,在此影响下,培养学生荣获2017年第三届山东大学研究生道德风尚奖。切实将师风师德建设、教师授课能力、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实践中恪守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养。

二、教书育人方面

杨明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在教学研究方面,杨明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讲多门本科课程,包括:《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基础》、《电力市场概论》、《运筹学》等,主持建设虚拟仿真课程《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已被数十所高校和组织应用,惠及学生近万人。参与编著的《电力市场概论》教材获评2020年中国电力教育协会高校电气类专业精品教材;主持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项目导引式培养体系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能源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多情景能源供需仿真实验》;荣获2022年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举办了海峡两岸电力电子技术实训交流会暨固纬电力电子开发设计与实训系统(PTS)师资培训会,深入探索了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授课新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指导硕博研究生毕业近30人,其中2人荣获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11人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多次获评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三、科学研究方面

杨明建立了源荷功率预测及不确定估计、电网鲁棒优化调度、系统灵活性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在此方向上承担国家级项目、军内重点课题、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及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 学术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统计引用近3500次,申请发明专利近100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独立出版/参与编写学术著作3部、教材1部,作为国际电工委员会成员出版IEC 国际标准(TR)1部,该标准为IEC国际标准委员会功率预测领域首个国际标准。具体主要成果列举如下:近5年主持国家级项目/子课题。2022.01-202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智能电网联合基金),基于灵活性挖掘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运行关键技术与仿真平台研究;2020.12-2023.1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基于多元柔性挖掘的主动配电网协同运行关键技术与仿真平台研究;2022.01-202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短期负荷预测自适应动态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2018.07-2021.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多空间尺度风电/光伏短期功率预测及概率预测技术。代表性著作:韩学山, 张利, 杨明, 王勇.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理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杨明.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有效静态安全域法[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王伟胜,冯双磊,杨明,等(副主编).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题年度技术报告: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8;张利, 杨明, 张国静. 电力市场概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中国电力教育协会高校电气类专业精品教材。国际标准:IEC国际标准TR 63043《Renewable energy power forecasting technology》. 2020. IEC国际标委会可再生能源功率预测领域首个标准。

四、社会服务方面

在学术兼职方面,杨明兼任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气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智慧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能源智能化工作组专家组副组长;IEEE I&CPS Asia(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运行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委会(IEC SC8A)专家组成员,为电力教育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工作推进、国家及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杨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等SCI顶级期刊副主编,《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等多个EI检索的中文核心期刊担任审稿专家,先后5次荣获《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优秀审稿专家(附件22)。在学术交流方面,于2020年联合发起了 IEEE I&CPS ASIA国际学术会议(EI检索),担任运行委员会副主席,并成功于山东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会议,截至目前该会议已成功举办三届,累计收稿达3000余篇,成为国内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重要学术会议。杨明于2020年担任荣誉主席举办由IEEE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第二届IEEE SCEMS国际学术会议(EI检索,主要面向学生及青年学者),会议累计收稿近300篇,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科研热情,加强了学生及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在成果应用方面,杨明主导建成了国内高校首套电力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可提供面向全国3km/9km、短期(0-14天)/中长期(0-6个月)电力气象预报数据,目前已服务于山东省电力调控中心、山东省营销服务中心、山东省电力交易中心以及部分风/光新能源场站;研发的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已在山东德州、山东东营等新能源电站正式运行;研发的负荷智能化预测系统已应用于山东省及17个地市(含莱芜)调控中心,相关成果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5.2亿元

五、其他方面

杨明作为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专班成员,参与梳理、总结、分析山东省电力市场建设中的各项问题,配合做好市场运行方案、规则修订工作,获得了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联合来信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