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负责人。兼任中国领导科学学会理事,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编委等。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近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项,在权威报刊发表论文80多篇,近20篇论文被中宣部“学习强国”、《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他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坚守“博观约取知古今国事,厚积薄发铸高风亮节”的治学之道、“胸怀家国,德高心亮”的学术追求、“知国明理,烛亮前程”的学术责任,是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一、师德师风方面
作为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徐国亮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研学”的原则,坚持思想铸魂,致力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在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能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积极践行“四个相统一”,在“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方面发挥着表率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高尚师德师风;秉承教育强国、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注重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身教言传相结合,教书育人同频共振,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怀揣初心、信仰坚定、志存高远;他,德善为先、严谨治学、克己奉公;他,学深诣高、平和谦逊、儒雅聚友;他,仁礼育人、春风化雨、桃李天下;他,理论战疫、身先士卒、声领权威,在师生中威信高、口碑好、作风实,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家庭困难同学上学资助四万余元,为学生买书、买设备八万余元。
二、教书育人方面
在教学方面,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周易文化与管理智慧》,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现代领导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专题》,为博士研究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第一个在全校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进行名师专题化教学,邀请全校知名教授李术才,王学典,何中华,刘国亮等学者,打造先进的“配方”、“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思政课和专业课,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在学生课堂教学评估中多次获评优秀。此外,还荣获山东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等荣誉多次。
徐国亮老师以涓涓之情、拳拳之心关爱学生,丝毫没有教授、博导的架子,而是像父亲一样经常询问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迄今为止,已经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80余名,学生遍布国内诸多省份,有的成为国家干部,有的成为企业家,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考入北大、人大等重点马院继续深造,都在各自的岗位发挥着骨干作用并取得了优秀业绩。平和、谦逊、儒雅、大气,令人如沐春风,这是他留给同学们的第一印象,也是徐国亮老师带给学生们的一种共同感觉。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国亮老师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三、科学研究方面
徐国亮老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等研究工作,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史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红旗文稿》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近20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智库网”、人民智库推送。出版专著3部,参加编写国家、省、校级研究生、本科生教材3部,省级、校级本科生教学辅导用书3部。此外,还多次荣获校级、省级教学成果奖。
(1)在深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要基于新视野构建信仰为体、德法为翼的“一体两翼”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代表作有《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等。(2)在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主要致力于中国传统家教、家风历史嬗变及现代转换研究。代表作有《深入学习习近平家风家教重要论述》《三层四维:家国情怀的文化结构探析》《中国百年家风变迁的内在逻辑》等。(3)在党的建设研究方面,聚焦立党兴党强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驰而不息加强对党建前沿问题的关注与追踪。代表作有《中国之治的光辉道路》《破译百年大党更加坚强有力的密码》等。《中国之治的光辉道路》入选2020—2021 年山东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四、社会服务方面
作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学术团队的带头人,徐国亮老师以精益求精、求真之志潜心治学。为了提高该学科的研究水平,他积极与国家级领军人才沈壮海、刘建军等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他注重培养年轻后备学术梯队,一批年轻学者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2020年抗疫期间,徐老师积极参加抗疫斗争,先后在《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人民论坛》等多家权威报刊媒体网站发文,捍卫国家形象,团结民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激发了全民族抗疫力量。徐国亮老师在《人民论坛》刊发的《中华民族化危为机的辩证意蕴与价值表征》一文为鼓励抗疫斗争提供智库指导,有三个地方媒体转登此文,影响很大。在他影响下,学生邓海龙博士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思政课要用好疫情防控“教科书”》的理论文章;刘安琳博士的《遮蔽与解蔽:“后真相”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回归》等论文相继刊发,得到好评连连;刘松博士在鄂防疫党员思想汇报和战疫故事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报道。
徐国亮老师先后受邀为中组部干部培训中心、交通运输部、团中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会计学院财政、国家电网、国家税务总局、工商银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做教育培训上百场,积极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五、其他方面
徐国亮老师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全国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讯评审专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在推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