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者风范 > 教师风采 > 正文

[2019年教书育人楷模推选人风采]林祥涛-临床医学院

发布日期:2019-06-07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林祥涛,山东大学解剖学博士,影像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影像学系副主任,山东省立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学优秀教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委员。198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并留校任教,在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工作至今。担任临床医学院5门课程负责人,山东省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断层解剖学》主讲教师。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个人事迹】

一、加强自身思想品德及医德修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教师和医生,林祥涛老师以教书为荣、育人为本,以为民众健康服务为己任,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遵纪守法,工作认真负责、尊老敬贤,作风正派、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教学育人的主要构成要素,思政不是一门课程,是通过专业课程讲述中,通过案例和专业学习,润物细无声的向学生传达一种积极向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坚信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的信念。如前一段时间学生谈到的“医闹”现象,引起了学生对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前途的担忧。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后,林祥涛老师结合自身日常的临床医疗工作,向学生讲解到:“医闹”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矛盾反应,应该理性的分析看待,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可能是医疗资源的不足和个别医生的服务态度及水平有待提高,可能是就医者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足及个别不明真相的人的违法举动,还可能有法律还存在着不健全因素等,事实上,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也有了相应的法律条文规范,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学医热情增加,医患矛盾减少,通过林祥涛老师自身的经历使学生了解到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感受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和法律的逐步完善,从此,心怀向往,放下顾虑,坚定信念,刻苦学习,报效国家,去做一名好医生、好老师。

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推行课程融合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自198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留校任教后,在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开始了临床教学工作,至今已是32个年头。期间担任影像诊断学教研室教学秘书、副主任、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每年从教学计划制定、落实到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林祥涛老师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认真落实,他负责的的影像教学从未出现过教学事故,并且他常年在临床一线带教,每周进行教学读片和讲座。尤其是在2007年至2010年期间,学校招收了影像学专业,每年一个班,由于这个班的专业基础教学及临床教学林祥涛老师是具体负责人,学生住在医院,学生一年两个班(七年制和五年制重叠),人数达90余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直到2010年学生毕业,在毕业之际,学生的感激之情及留恋之意至今仍然感动着林祥涛老师。作为一名负责教学的老师,为学校,为学生做了些自己应该做且乐意做的事情,林祥涛老师感到骄傲与满足。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和医生,必须时时刻刻把党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

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防止教学事故发生,每次开学前,林祥涛老师总是召集全体老师召开教学会议,总结上半年教学经验和不足,宣布下半年教学任务,对年轻老师进行试讲,全体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每次上课前,都要电话提醒老师的上课时间和地点,保证了教学秩序高效运行。

除主讲影像诊断教学任务外,林祥涛老师还充分发挥自己解剖学博士和临床影像医师的优势,负责《影像影像学》、《断层解剖学》跨两个学科的5门课程的的教学任务,所授课程选课及听课学生众多,深得学生欢迎。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适应当今形势的重要举措,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及学习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必须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从2009年,学院即组织学习PBL教学法,现在增加MOOC教学,林祥涛老师将这些方法用在学生实习和见习中,用在了八年制齐鲁医学班开设的《断层解剖与医学影像学》融合课程中,感觉有挑战性,有压力,对这个重点选拔和重点培养的长学制班级,我给与了更多的投入,联系PBL教室,组织多名老师参与,引导学生主持、分析、归纳、总结,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事实证明,这个改革是正确的。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本科教学改革是正确的,最近几年全国执业医生考核通过率全国名列前茅甚至第一的优秀成绩,说明了这一点。

下面是林祥涛老师讲授的课程目录及带学生人数:

1.课程负责人:担任解剖和影像学两个学科5门课程负责人,分别是八年制临床医学《断层解剖与影像诊断学》、七年制《医学影像学》、研究生的《腹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骨骼肌肉影像学》。

校级及省级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

2.主讲: 国家级精品课程《断层解剖学》 ,研究生及本科生每年理论课时平均80学时;

3.带实习七年制及五年制医学影像班及七年制临床专业每年约150人次,每周讲座1-2次;

4.研究生培养:2007 -2019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指导博士生15名。

三、开设暑期课程,在全国学习班上讲座,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应用

林祥涛老师热爱教学,用心教学,在学生和医生中有良好的声誉,为扩大教学效果,我院在职研究生办公室在暑期针对在职博士和硕士要求,给林祥涛老师开设了《腹部影像学》和《胸部影像学》两门课程。课堂上,林祥涛老师把复杂的磁共振原理,简单的表达关于水的成像,通过水的多少、分类及疾病背景做出较明确的诊断,道理浅显易懂,非常容易接受。开课前,林祥涛老师承诺,给他2小时,大家一起学习,让没有磁共振基础的医生,学会读肝内80%的病变。林祥涛老师做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被激发出来。在留言中,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誉,这是对林祥涛老师和学院的认可与鼓励。所开的每门选修人数超过350人,学院为此安排了办公楼的报告厅,加上旁听的医生,仍然不能容纳全部学生,过道里加满了凳子,这种求知若渴的氛围,很令人鼓舞。一个暑期过去,尽管辛苦,尽管没有休假、疗养,但感到充实和愉快。

开学后,在晚上开设了《骨骼肌肉影像学》和《中枢神经影像学》,林祥涛老师是课程负责人,主讲老师,课程依然受欢迎。

在刘树伟教授连续举办了24届的《全国断层影像学》学习班上,近10年来,林祥涛老师基本是连续参加,在全国巡讲,做讲座,题目是“胎儿椎体发育与畸形”及“MRI新技术临床应用”,内容很符合临床医生的需求,刘老师评价说,这是科研和临床应用完美的结合,值得推广、学习。

四、做一名好老师、好医生 ,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

医者仁心,厚德载医 。

1987年留校后,林祥涛老师服从工作需要,来到山东省立医院放射科、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走向了救死扶伤的仁医之道。

从带着铅围裙、铅手套在暗室钡透,到操作数字胃肠机、螺旋CT机、高场MR扫描仪;从肩背X线片到利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在医学院讲台授课;经过几十载的学习、积累、总结、探索,一方面,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逐步提高,同时体会到,社会进步、技术发展对医务人员道德与医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优秀的影像科医生,需要扎实、合理的知识构架,一个多技术、多领域、多系统融合的专业知识。为此,林祥涛老师从事胃肠道、骨关节及呼吸系统X线诊断12年(兼在胃镜室工作3年),胸部及腹部CT室诊断1年,从事神经、胎儿、生殖等系统MR诊断19年至今。在学历教育方面,本科是临床医疗,硕士是影像诊断,博士是断层影像解剖学。多学科的融合,让林祥涛老师在工作中深受其益,得以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并解决临床影像难题。创新性的将功能MR(DWI、MRS等)用于骨关节及软组织病变影像诊断,制定了骨关节MR扫描规范;研究绘制了胎儿神经及脊椎发育的MR图谱,为产前胎儿发育提供影像参考。

林祥涛老师每年影像会诊量约9800人次(包括保健会诊、临床科室会诊、专家门诊、远程及网络会诊等),指导、审核下级医师阅片及会诊报告约7200次/年,专业讲座24次/年;指导进修医师约100人/年;参加、指导疑难病例讨论约60次/年。

人心相通,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患者、诚意沟通、规范行医、不存贪心私利的为患者着想、服务,就能够赢得尊重、信任。我常提前1小时上班发会诊报告,让患者及时诊疗,也节余出更多时间对疑难病例进行询问病史、查体、会诊。避免医疗事故、差错。

五、科研课题来源于临床实践,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林祥涛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是“人类胚胎脊柱及脊髓发育 MRI 与组织学对照研究(NO.31371213)” 2014年立项,2018年结题,这个课题的来源是:优生优育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目前,胎儿的脊柱发育先天性畸形颇为多见,但相关研究较少,甚至没有发育的MRI标准,为此我们课题组选取290例12~40周脊柱、脊髓发育正常的人类胚胎标本,进行3.0T MRI扫描,并进行相应层面的组织学切片及染色,对照分析脊柱、脊髓发育的动态变化。通过4年的研究,建立胚胎脊柱、脊髓发育的数据库,丰富与完善人类脊柱、脊髓发育的胚胎学与影像学资料,为临床宫内胎儿脊柱、脊髓发育状况的诊断与评估提供指导,对提高异常胎儿诊断及检出水平, 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做出了成绩。

特别是脊椎发育及骨化方程简单易行,如16 周至 40 周胎儿腰椎长度从 1.96±0.13cm 增加到 5.54±0.42cm,寰椎后弓骨化中心自 17 周后出现率为 100%; 椎间盘信号孕 21 周前 T2WI 呈低信号,22 周后呈高信号,等等由于检测方便,特别是用新的磁共振序列 SWI 诊断椎体发育异常非常可靠,易于推广和接受,也容易被超声采用,可推荐为产 前评估胎儿的主要参考。

做教师是林祥涛老师终身的选择,在教学与临床工作中,我将付出全部心血和智慧服务于学校和社会,努力争做一名好老师,并无愧于人民教师和人民医生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