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李远,东北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兼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区域国别青年50人论坛成员、山东省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共同主编。李远教授长期专注于“一带一路”研究、基于新型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英文著作《How China's Silk Road Initiative is Changing the Global Economic Landscape》,中文专著《支撑共赢:一带一路规则软联通的中国方案》,主编英文期刊专刊3部、参编教材1部;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李远教授积极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被有关部门采纳,多次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外媒体采访,受邀在重要国际大会做报告,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主要事迹
(一)潜心教书育人,做“四有”好老师
李远教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履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做“四有”好老师。他注重教书与育人并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爱护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学习中的困难和不足,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每年为全校和学院学生开设前沿讲座,主讲山东大学“导师讲坛”、“悦读讲坛”、“一院一书”跨学科导读。
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李远教授积极投身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和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实验班人才培养,为学生开设全英文前沿课程《国际组织概论》,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主持“国际区域学理论与实践”微专业,参与组织举办本科生“青年读书会”,在多项本科生科研项目中担任导师,指导的本科生获得校长奖学金。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李远教授通过言传身教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鼓励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工作中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核心,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潜能。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交叉,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等区域国别新生代研究力量,指导的在读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研究生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他还结合我国企业“出海”的需求,牵头推动与我国企业集团联合培养区域国别研究博士后,2024年被威海校区列为博士后培养突出代表人物。
(二)坚持科研创新,助力学科提档升级
近三年来,李远教授获批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出版专著,参编教材,在学界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深入研究“一带一路”规则标准软联通,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首个“一带一路”规则标准联通数据库、资料库、案例库和指标体系。其专著《支撑共赢:“一带一路”规则软联通的中国方案》,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规则软联通的中国经验,为“一带一路”学术和话语体系构建做出积极贡献,被经济科学出版社列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出版图书,出版后受到中国社会科学网等重点推荐。他运用前沿的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进行了综合分析,系统论证了“一带一路”能够造福当地,实现中国与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实地调研多个“一带一路”海外项目,论证了“一带一路”项目对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相关研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报道引用,为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提供新的学理依据和典型案例。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和“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等重要时间节点,李远教授在《当代世界》《丝路瞭望》《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期刊和报刊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并被光明网、学习强国等转载报道,其中1篇文章入选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理论研究成果汇编。此外,他为“一带一路”十周年纪录片《大道十年》《风从东方来》提供学术指导,并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传材料《丝路行旅图》提供学术指导。
李远教授在学院申报山东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教育部学科评估工作中积极献计献策,得到领导好评。其牵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治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教学团队秉持“交叉、融合、创新”的新文科理念,遵循“为国谋策树人”的目标,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学术成果、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李远教授积极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特别是推动构建我校与欧洲国家教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在他的努力下,我校与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他积极推动联合举办国际会议,与英国大宪章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合作召开“第一届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召开“东西交汇:发展、和平与文明交流互鉴研讨会”。此外,他还多次参与学校、学院国际招生的宣讲工作。在德国工作期间,李远教授创立了“‘一带一路’与中欧合作国际论坛”,发表了大量有社会影响力的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受邀作讲座、接受采访,为讲好中国故事和推动德国杜伊斯堡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发挥学术优势,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
李远教授在担任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期间,聚焦服务国家发展和对外工作大局,加强对接国家需求,提升高端智库建设水平。推动创建“欧盟与英国研究中心”“全球发展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其中“欧盟与英国研究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进入国家区域国别研究第一梯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区域国别研究,创建“区域国别研究数据分析中心”,提高区域国别研究的预测能力和数字化决策能力。积极组织 “国际观察讲堂”系列讲座和各类重要会议、论坛、学术交流活动等,制定研究院科研规划,组织编辑并报送决策咨询报告,多篇报告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
李远教授带领团队编制威海市对英交流合作规划方案,为推动威海市国际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山东省唯一智库代表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论坛” “鲁-英产业合作和‘信任与信心’对话合作机制”,受山东省商务厅邀请为全省投资促进业务专题培训班授课,为推动山东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建言献策。他还担任威海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咨询委员等社会服务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