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集体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团队(青岛)

2024年06月21日 14:41  点击:[]

一、集体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现由5人组成,均为专职辅导员,负责1200余名本硕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服务工作。生命学工团队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育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不断凝聚“三全育人”教育合力,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十大体系”,努力培养具有“四个自信、创新思维、科学贡献、爱国情怀”的一流生物学人才。

二、主要事迹

旗帜鲜明讲政治,思想引领增实效,倾力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级“示范样板”。

多年来,生命学工团队始终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属性,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具有“山大基因”、堪当家国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团支部“三学”“联动”模式,固定时间学、紧跟时事学、丰富载体学,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工作,全面深入落实山东大学学生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开展“百廿山大遇见建党百年”党史校史学堂、“追寻红色足迹”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工作联动,持续激发团支部发展活力,夯实常态化、全覆盖的学生日常理论学习,学院“青年大学习”完成率连续两年保持95%以上,蝉联校区第一。持续弘扬童第周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开展“追寻童第周”主题学习,引导学生传承以童第周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生命学人的“科学家精神”;成立“生声入心”学生宣讲团,依托学院童第周教育基地、校史馆面向学校师生、党团支部、校外中小学生开展宣讲活动;创建“红心”话剧社,自导自演了童第周主题话剧《觅镜》并在青岛校区进行展演,将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与校史党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红色文创设计活动,设计“童第周”“海鸥剧社”“双心活动”主题书签、卡套等文创产品,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引领。

生命学工团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与思政育人工作深度融合。研究生党支部以实验室、课题组为单位建设,通过向支委班子适度赋权、依托支部构建研究生管理网格等方式提升支部组织力;本科生辅导员直接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作为学校唯一学生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七个有力”,开展“1+7+N”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提质强能”育人工程,精耕战斗力、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四力”发展方向,构筑学习型、规范型、创新型、服务型的“四型”学生党支部。支部坚持把自身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引领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强阵地,开展“云上党建”,占领网络党建阵地,发挥“SDU生生不息”云平台引领作用,发布学习文件、展现党建风采;打造“生韵·学子”云品牌,宣传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事迹,增强号召力;搭建“小红心”云直播,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参与支部活动;设立“益生菌”云栏目,广泛征求学生意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支部着力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制定《发展党员纪实考核办法》发展优秀新生力量,组织开展学生党员“一对一”学业帮扶活动、“生生不息” 党员朋辈互助工作坊,通过打造党员朋辈互助队伍强化朋辈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同学们的困难事、烦心事;通过“党员亮身份”“网格化管理”“党员带班”“党员先锋岗”“党员学业帮扶”等举措,增强学生党员身份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思想引领、行动示范主体作用。

以辅导员队伍建设“1+N”制度体系为牵引,构建完善“三全育人”大思政生态格局。

近年来,生命学工团队持续助推学院党委完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的“三全育人”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党政群团、教学科研、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增强教职员工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调动朋辈及社会力量,推动办学资源向育人环节汇聚和转化。

生命学工团队撬动学院领导班子力量引领凝聚全单位“三全育人”工作合力,努力打造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优良生态,采取书记院长亲自带头、领导班子成员分头领题、全体参与的方式开展“开学第一课”“新生入学季”等系列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着眼吸纳专任教师、管理队伍、支撑保障人员等参与“三全育人”,修订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夯实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全员本科生导师制,牵头组织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等师资共同担任本科生书院导师,2023年度1人获评书院十佳导师;推行“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社会工作记录卡”制度;完善“大思政”育人体系,通过“一站式”社区建设积极探索育人力量下沉前置的路径,发挥学生社团、“朋辈计划”等的互助促进作用,打造“生命经纬”“生命领航”等品牌,动员校友、企业参与育人工作。此外,生命学工团队通过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实行“学院党委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分组包干联系群众”“学生党员责任制度实施细则”等,抓在“经常”、突出“严肃”、强化“创新”、着眼“长效”,不让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生命学工团队扎实落实《山东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山东大学辅导员工作制度》《山东大学专职辅导员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要求,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严格的制度确保学生工作高质量开展,全体辅导员坚持落实“与学生谈心谈话制度”“主题班会制度”“与班主任、导师、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进课堂制度”“进操场制度”“进网络制度”“进宿舍制度”“晚点名制度”“学习研究制度”等。制定各类学生事务管理办法,形成了“规范、民主、多元、有序”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格局,出台《本科生综合评价办法》《研究生综合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学生外出实习备案制度》《学生会工作指导手册》《学生奖学金评选流程》等各项制度。近年来,生命学工团队取得辅导员队伍建设系列成绩,团队成员荣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山东大学优秀辅导员、山东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等共计百余项荣誉,获批山东大学“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辅导员领航工作室,主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包括近三年新入职辅导员在内的全体辅导员均参与心理咨询师、GCDF全球生涯规划师等培训并取得心理咨询和就业创业指导类证书,辅导员2023年度代表学校、校区参与全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专题研讨会”等各类会议、培训累计300余学时。

强化五育并举保障学生“学在山大,快乐成长”,努力培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人。

学工团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先行先试中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促进全体学生“学在山大,快乐成长”,增强自身以“四个面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品格。

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树立、巩固优良学风,开展“学海同舟”朋辈学业互助活动、“晨读10分钟”学风建设活动,修订本科生和研究生综合评价办法,推动学生树立目标、明确导向。在全院学生中涵养创新文化,近三年,学院仅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15篇、第一作者论文3篇,开展国家级科研训练项目12项,获得国家级竞赛奖20项,省级竞赛奖57项。将思政元素融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第二课堂的教育实践中,2023年度学院“黄河三角洲红色实践团”作品《“大河之州”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建设实录》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三等奖。学院体育美育劳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提升,常态化开展“生命律动”学生全民体育活动,连续两次在学校运动会中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学院“生韵”合唱团作品《天耀中华》登上“学习强国”平台,举办“5.25我爱我”合唱艺术节,师生参加学校导学思政合唱比赛并获优秀组织奖,学院在校内外开展植树净滩、规范停车等“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表率参与校区“生态农场”建设,学院教师受聘为农场指导老师,“生命起园”丰收事迹受到校区师生关注认可。

上一条: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威海) 下一条: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威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