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体简介
魅力商学,精彩无限。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共有辅导员16人,其中副教授3人,正科级以上12人。负责全院2924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和成长发展指导工作。团队是一个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多年来薪火相传,用行动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用爱心引领学生成长,凝心聚力推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努力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团队聚焦辅导员主责主业,推进一线原则和规范化建设,精耕细作织牢织密学生安全网格;推动家校共育、就业育人共同体建设,注重协同育人机制的融合创新;凝练五育品牌,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创新创业工作室二级工作站、院级职业发展咨询工作室建设,助力学生成长发展;稳中求进善于创新,打造多项学生思政品牌亮点;躬身奉献,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完成校院其他各项任务,展现出奋进拼搏积极向上的昂扬风貌;乐于学习提升,专业化能力不断优化,团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坚守初心潜心育人,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生集体及个人;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在高质量学生培养的道路上不断贡献青春的学工力量。
二、主要事迹
党建引领构建“思政育人同心圆”
商学院学工队伍深刻认识到思政育人是系统工程,聚焦“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商科人才”,整合凝聚三全育人合力,绘制育人三环同心圆。
“同心圆”第一环:挺膺担当,精耕细作,多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圈层是学工团队为主投入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指导服务。思想引领扎实有效;党建带团建,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推进;“商学智+”学业帮扶计划打造朋辈学习互助圈;维护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良性生态,巩固劳育成果;心理育人润物无声,5D立体化心理育人模式全方位守护;公寓文化打造“5+X”模式,筑牢思政育人最小单元格。
“同心圆”第二环:凝聚合力,辅导员专业教师融合互动,学生思想力专业竞争力同步提升
本圈层主要是学工团队争取、对接专业资源,与专业教师融合的指导培养。研究生“导学思政”多管齐下,“两坛一会一刊”研究生学术文化蔚然成风;发挥专业教师指导作用,完善金字塔式科创育人体系;以学科竞赛为牵引驱动专业社团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优化升级全面覆盖,着力发挥专业教师学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推动作用。学工队伍主动对接,积极争取资源,推动出台《商学院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资助办法》,教师指导竞赛获奖资助最高3万元,近五年平均年资助额13万元。在院级教师荣誉体系中,设置优秀实践科创指导教师、促就业先进个人等奖项,从精神鼓励到物质奖励,多方位调动专业教师参与三全育人积极性。
“同心圆”第三环:搭建平台,家校社携手,不断拓展思政育人广阔空间。
本圈层是学工团队联合推动的家、校、社三方联动的共同培养。开辟“家校沟通云平台”,提升家校联动效能。联络—服务—共赢,校友工作“三位一体”,开通“校友通”小程序、“师兄师姐开讲啦”,优化校友反哺方式。合力构建“就业育人共同体”,打造“一体、两翼、三层级、四阶段、五圈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院领导、教学系、学工队伍联合出动访企拓岗、共建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精英担任行业导师,邀请企业人力主管走进学生组织培训交流。
思政育人三环“同心圆”,是商学院学工团队凝积极聚育人合力、推动学院层面协同育人机制融合创新的有力举措。第一环,学工团队是引领者和践行者;第二环,是协同者和融合推动者;第三环,是搭建者和联络者。三环同心,聚焦立德树人;三环同心,同向同行,学生培养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着力打造“四经两纬N维”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模式
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自2019年以来,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导向,打造“众智空间”(后改名“共商学是”)学习交流平台,主导推动团队式、互动式工作方法,着力打造“四经两纬N切面”的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模式。
“四经”:以工作学习制度化为抓手,提高辅导员队伍思想和能力素质。规范并健全辅导员日常学习研讨的“四条经向”,即周一工作例会制、双周五学习研讨制、寒假读书班和暑期工作研讨会。学工团队每周一集体沟通重点工作,通报上周工作进展及本周工作计划;双周五集体学习研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案例复盘、项目汇报或培训分享等;寒假期间以读书班的形式学习政策文件,带动辅导员研讨确定科研方向;暑假期间以工作研讨会的形式梳理上学年工作,编写学生工作大事记,及时总结沉淀并发现问题,研讨形成新学年工作思路。
“二维”:以团队互助工作模式为依托,提高辅导员队伍业务能力。通过“导师制新老传承模式”和“小组式研讨决策模式”“两个经向”的建设,提升辅导员业务能力。由党委书记、副书记和资深辅导员担任年轻辅导的工作导师,新老搭配促经验流动、促工作思考。通过日常运行“年级组”、“本科生工作组”和“研究生工作组”,专项工作“心理工作组”、“评奖评优工作组”、“宿舍管理工作组”等工作小组进行问题汇总、意见征集和议事决策,打造“小组式研讨决策模式”,形成工作链条,共同联动深耕日常工作,推动提升辅导员育人水平提升。
“N维”: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打造辅导员品牌特色工作文化。主导项目化工作思维,以项目设计思维确定工作规划、以项目推进的步骤落实工作质量、以项目验收检测工作成效,通过“N个维度”的项目化、品牌化工作切面,培育打造出研究生“导学思政”、“习近平经济思想读书会”、“学生党支部组织力三维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学生骨干培训营”、“1357社会实践工作法”、“商学智+学业帮扶”、“5D立体化心理育人模式”、“宿舍文化建设五个一”、“我是姜宝立”网络思政平台等一批优质工作实践项目,共同构建学院学生思政工作格局。
在“四经二纬N维”的专业化建设模式下,工作实践中持续实现由多到强的转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不断历练,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不断显现。团队共晋升副教授3人,1人承担山东大学辅导员工作室重点项目,5人曾参与主持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获批2项职业发展咨询工作室,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有声有色,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学院组织辅导员定期编写《学生工作大事记》《工作节点和工作流程》,撰写工作案例,组织院级思政工作立项。团队2022年、2023年连续获评“山东大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获评“山东大学三八红旗集体”,同时获评多个单项奖励。
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学生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商学院学工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根铸魂,组织“旗帜讲堂”,“青年讲习堂”“习近平经济思想读书会”等,拓展网络思政立体化宣传矩阵。科创促智,依托思维训练—竞赛参与—实践投入—素养达成的科研创新工作模式。以体育人,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系列体育活动,校运会、“健身嘉年华”、球类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学院在校区田径运动会中八年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以美化人,构建“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山大文化”四位一体的校园美育体系,举办模拟股市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绘青春”美育创作大赛、“卅五同舟,与商携行”文艺汇演、“古韵商道”游园会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劳育人,积极培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良好生态,引领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增长才干历练自我。
商学院学生近三年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34项,省级荣誉86项,校级荣誉200余项。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主赛道国家级特等奖和红色专项国家级特等奖,均为校区目前最好成绩。学院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支团队斩获“调研中国”十强,1份调研报告获评2023年度“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国家级优秀调研报告。2018级金融1班团支部获评“山东省活力团支部”,2019级1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层出不穷。毕业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本科深造比例超40%,其中境外升学占比超12%,境外升学中约95%进入QS榜单前200位境外高校继续深造。境内升学本科人数占比25%,境内升学中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其他“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重点科研单位人数占比约39%,升入其他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占比约为41%。毕业生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赴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就业人数不断增长,用人单位反馈良好,对毕业生思想品质、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评价持续走高。学生专业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得到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