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育工作者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正文

魏英凯(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24年06月21日 11:04  点击:[]

一、个人简介

该同志现任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机关党支部书记,理想信念坚定、思想觉悟高,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积极奉献,勇于担当。工作作风扎实,在学院发展和“一流网络安全示范学院”建设中主动站排头、挑重担,撰写申报、评估、汇报材料累计50余万字,向中央网信办提交研究报告20余篇,多篇被内参收录。积极思考改进工作流程,提升服务保障质效,独立开发“AI”办公服务助手,方便教职工查阅、办理日常业务。近年来发表理论文章5篇,主持省部级科普、合作育人项目2项,市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数据局“十五五”课题研究1项,担任青岛市科普专家团队负责人,获得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青岛市“蒲公英”科普名家称号。

二、主要事迹

坚持做到想干事、真干事、干实事,全力保障“国家一流网络安全示范学院”建设。

该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注重协同,服务高效,在支撑学院建设方面模范带头作用突出。

学院分别于2019年、2023年连续两期入选“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该同志作为示范项目建设联络人,积极与中央网信办、十余所示范学院沟通联络,工作扎实负责、沟通协调效率高,得到网信办及兄弟学院高度评价。为主起草示范学院建设情况报告、示范学院评估报告、新一期示范学院申报材料累计50余万字;高质量完成2个季度的“一流示范学院轮值”统筹任务,期间面向全国十余所示范学院征集了“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工具平台”、组织了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研讨会、汇总了“实战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案,编撰的季度工作动态由中央网信办发布全国各示范高校和省级网信办。

2021年,学院第一次迎接一流网络安全示范学院建设绩效评估,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组织全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对学院建设成果进行量化评估和现场考察,该同志连续三个多月加班加点推进工作。考察组进校前一日,一天内在学院楼步行46000步、累计30余公里,对评估重点区域、现场考察细节逐一检查、反复确认,为圆满迎接评估考察提供保障。2023年,学院再次迎接一流网络安全示范学院绩效评估,为全面系统展示学院建设发展成绩,学院决定建设成果展厅,该同志在学院党委统筹领导下,从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到装修施工、内容制作,逐个环节落实、逐步压茬推进,协调施工及制作单位“两班倒”推进项目,出色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评估专家评价为“在山大眼前一亮,是一路走来看到的最好的成果展示”。

为提升服务示范学院建设质量,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该同志选择了在职攻读网络与信息安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对称密码算法的分析与实现,关注后量子时代对称密码安全性研究,大幅提升了服务学院建设的质量。目前已有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参与国家数据局《“十五五”时期国家数据产业分类布局及任务举措研究》课题研究,为国家数据产业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应用提供智力支撑。围绕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热点问题撰写《关于加强ICT供应链网络安全监管的思考与建议》《国内外开源生态支持与限制政策对比》《身份欺诈威胁安全检测及治理建议》等研究报告20余篇,多篇报告被中央网信办内参收录,部分报告得到中央网信办领导批示。

践行“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理念,时刻牢记以学生为本。

作为学院团委书记、29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的辅导员,该同志始终将塑造理想信念坚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网安“新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牵头组织了“4·15”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新时代、新青年”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等系列活动,指导团支部围绕国家安全、网络文化建设、学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科技强国等内容开展专题活动,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

该同志始终将关心关爱学生牢记在心,特别是对四类重点关心学生的暖心帮扶。针对学业困难的学生,按照“找准问题、明确原因,整合资源、三位一体,分类指导、因人施策”的工作思路,开展集体谈心、一对一谈话,结合自身经验给学生出谋划策、提出意见建议。推动与奇安信基金设立困难学生扶助金,对患有慢性病的学生进行医药费补贴,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科技竞赛补助,该项工作已在学院推行三年,取得了很好的助困效果。

主动联系腾讯OpenCloudOS、华为OpenHiTLS、蚂蚁铜锁等知名开源社区,举办开放原子校园行、网络安全展厅校园开放日等专业技术竞赛和推广展示活动,牵头组建开源社区和漏洞挖掘学生社团,组织动员300余名学生参与开源社区建设和创新奖励计划赛事,全面营造、爱科学、肯探索,敢创新的浓厚学习氛围。所带的研究生连续三年获得校长奖学金,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省赛、校赛等多个奖项。

近年来,该同志先后主持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校企合作项目1项,参与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创研融合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山东大学2023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新工科’背景下的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机理和路径分析”等多个省部级教研、思政类项目,在育人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个人能力素质。

坚持学习,善于思考,创新成果亮点频出。

该同志在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丰富党员教育手段、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作出贡献。

发挥自身多媒体创作技术优势,围绕密码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科普工作,设计制作的“网小安”系列科普动漫被中央网信办采纳为2022、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视频,在光明网、腾讯网、新华网等平台发布,在“2022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站首页推广,均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主持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项目1项、青岛市科普示范工程项目1项,编写网络安全科普教材1部,获得青岛市“蒲公英”科普名家称号,是青岛市科普专家团队“山海启航”项目负责人,济南市科普创作团队负责人,指导的学生网络安全科普团队已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网络安全科普讲座5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人数已达2500余人次。

精心拍摄制作《周恩来和他的密码故事》《解码潘承洞:密码学界的领航者》等微党课,丰富了党员教育数字化资源,进一步增强学习实效。策划制作的“我和我的党支部”短视频,生动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机关党支部在学院建设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事迹,作品被学校推荐上报到省委教育工委。

发挥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优势,创新管理服务工作思路,推进“AI+”赋能信息化办公,提升服务师生质效。独立开发部署“人工智能”办公服务助手,实现AI智能问答迅速响应师生查询需求,提供即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明确解释院校两级的办事流程,帮助师生正确、高效处理各类办公事务。

上一条:王志鹏(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部) 下一条:吴天柱(集成电路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