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 正文

刘润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06月23日 00:32  点击:[]

一、个人简介

刘润增,教授/博导、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环境过程与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环境中有毒有害新污染物分析、环境过程、污染物人体暴露与健康危害评估,发表SCI文章50余篇,2/3发表于顶级期刊One Eart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5/10)、美国化学会James Morgan青年科学家荣誉奖(全球11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担任Journal ofEnvironmentalSciences、Environment and Health、Toxics、《环境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多本中英文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客座编辑;2021年入选国家优青(海外),2023年入选山东省杰青。

二、主要事迹

师风师德与教书育人

刘润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乐教爱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升道德修养,增强知识储备,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恪守师德规范,严于律己,关心爱护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刘润增十分注重学生的培养与历练,深耕三尺讲台,践行为国育才的教学理念,主讲《有机化学》、《环境法学》等专业课程,授课效果深受学生好评,并积极参与教科书编写。此外,还认真指导了“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答生活和学业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鼓励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汲取经验、培育创新思维,为青年学生创造成长和发展优良空间。

科学研究

刘润增长期从事新污染物识别、环境过程、人体暴露与健康危害,聚焦国家新污染物治理重大战略。作为“环境与健康”科研团队负责人,创建了一支高水平、有活力、有干劲的年轻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国家优青(海外)1名、山东省杰青1名、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1名、山东大学未来学者1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山东省优青(海外)1名、山东大学特别资助类博士后2名。刘润增基于研究方法的创新,首次鉴定出三类重要的新污染物:光引发剂、合成酚抗氧剂、亚磷酸酯抗氧剂及新型有机磷酸酯。系统研究了该三类新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环境污染与行为、人体暴露,服务于国家新污染物治理重大战略。发表SCI文章50余篇,2/3发表于顶级期刊One Earth (Cell姊妹刊,IF=16.2)、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Nature Index期刊,IF=11.4)、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IF=10.9);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奖特等奖(5/10)、美国化学会James Morgan青年科学家荣誉奖(全球11人)。在新污染物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成果,被Chemical Watch、EurekAlert、Science Daily、Medical Press、Medical News、Technology Networks、Novus Light、Lab Manager等知名科技媒体报道。

服务社会

刘润增承担多项社会学术职务,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担任Journal ofEnvironmentalSciences、Environment and Health、Toxics、《环境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多本中英文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客座编辑。参与策划了多项高端学术论坛,应邀参加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上一条:刘汝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下一条:刘迎新(艺术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