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 正文

王汉鹏(齐鲁交通学院)

2024年06月22日 23:47  点击:[]

一、个人简介

王汉鹏,二级教授,教育部校企联聘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岩土试验仪器装备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副理事长等,从事地下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教学科研工作。主持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课题、国能集团重大项目等纵横向课题40余项,近五年总经费超亿元。主持山东省及校级教改项目7项、省级本科一流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各1项,指导学生获科创大赛全国银奖、山东省金奖等,获本科教学优秀奖。发表高水平论文95篇,获发明专利67项,出版教材/专著7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各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二、主要事迹

1、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积极探索“内驱为核,教研实创”全链条创新育人模式

王汉鹏教授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始终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依托北京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廊坊中石油管道局、淮南矿业集团等多个科研实践项目建立流动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践行科研育人,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导师,全面践行“三全育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用实际行动诠释“四有好老师”。

他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主持承担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研反哺教学、实践引领创新的土木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及山东大学[研·课程思政]工程、研究生精品课程接续培育项目、课程思政项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重点项目等教改项目7项,实践形成了“内驱为核,教研实创”全链条创新育人模式:

1)学生思想引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为导向,将十几年育人经验编著成教材《研究生自我修养》,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内驱力,提高自我修养和综合能力,已在当当网、淘宝网等多个平台热销。

2)育人平台建设:作为骨干积极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双一流专业建设与评估、新工科专业课建设、岩土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方案修订等学科建设工作,助力土木工程专业一流学科跃升、“111”引智计划和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等。

3)一流课程建设:主讲研究生课程“有限元原理及编程”获山东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同时入选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主持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地下工程灾害防治物理模拟虚拟仿真实验”。

4)高质教材编著:博采众家之长,精选人才强国(我国科学家贡献等)、数字中国(国产有限元软件等)、数藏中国(杨辉三角等)等11个课程思政案例,主编新形态教材《有限单元法基础与编程》,

获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出版专项。将科研反哺教学,加入最新自研成果主编的《地下工程物理模拟》获山东大学2022年高质量教材出版资助以及2023年度山东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5)精心教导学生:具有17年本科教学和14年研究生指导经验,

年均教学工作量120学时以上。通过“多维度教学+多角度互动”,搭建实习实践基地等举措,创新工程实战“沉浸式”育才模式,让学生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连年教评优秀,连续三年获评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山东大学本科教学荣誉-教学优秀奖、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23年度“四有”好老师提名奖。精心指导研究生30余名(优秀率超50%),2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名博士分获山东省和校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1名获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21年获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6)实践科创指导:让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既习其理,又习其器”,参与了30余套仪器装备研发和多个项目研究攻关。同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创大赛,获“互联网+”大赛全国银奖、山东省金奖等创新创业大赛奖励10余项,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

积极参加培训,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6期高校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结业,入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主持获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参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

2、需求导向,聚焦前沿,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深地工程灾变“模拟仪器装备+防控理论技术”科研创新

王汉鹏教授团队聚焦“复杂环境深部地下工程灾变机理与防控”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针对目前存在“多相介质岩体特性难定量、深部工程多场环境难模拟、深部工程复杂灾变难防控”的“卡脖子”问题,近五年来,主持承担国家基金等纵向经费2884.8万元,横向经费8040万元,总经费超1亿元,其中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课题直接经费2460万元, 自由申请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用于揭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与规律的模拟试验仪器”课题结题为A;主持国家能源集团重大项目“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实验平台研制”合同额5600万元,创山东大学近十年单项科技研发项目经费最高纪录。

在“物理模拟关键技术与试验装备多相岩体损伤力学模型与相似模拟地下工程灾变机理与灾害防控”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1)发明了复杂环境深部工程灾变模拟成套关键技术,研发了世界首台套多场耦合大比尺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装备,全球首次真实模拟了煤与瓦斯突出全过程(2019年新闻发布);

2)原创了十余类多相介质岩体材料特性测试仪器,研制了系列化不同特性的岩(煤)体相似材料,创建了可模拟煤与瓦斯突出的气固耦合相似准则,构建了含瓦斯煤固-气耦合动力失稳力学模型;

3)针对能源、交通、国防、矿山、水利等典型地下工程领域难题,揭示了深井煤与瓦斯突出、围岩分区破裂、盐穴储库注采运营安全等重难点地下工程的灾变机理,提出了对应的灾害防控方法。

研究成果为地下工程领域做出了山大贡献,受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等多位知名专家的正面评价。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1部);第一或通讯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95篇,他引3000余次,2篇入选F5000,2篇ESI高被引;获国家发明专利67项(35项第1),实现专利转化(3000万元)和30余台套试验装备应用,助力7个国家实验室,12个省级实验室建设;成果获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2),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王汉鹏教授入选教育部校企联聘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兼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副理事长、科技部科技项目及国家奖励评审专家等,国际TOP期刊TUST客座主编,IJMST、DUSE、《煤炭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青年编委。

上一条:万熠(机械工程学院) 下一条:王季超(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