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7)、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2023)。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动机、教师情绪、外语教育、课堂环境等。2021-2024年连续4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6-2019连续4次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在外语教育、教师发展、高等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参编教材6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各类教育部课题4项、港澳台合作项目2项、山东省教育厅委托重点课题7项。
二、主要事迹
师德师风
韩佶颖教授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以身作则践行教育家精神,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切实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潜心教书育人、培养栋梁之才的实际行动,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将全部光和热奉献到教育事业中,照亮广大学子成长成才之路。
(一)厚德行:鞠躬尽瘁,博爱无私
作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骨干成员、山东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韩佶颖教授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全阶段,在每一片成长的沃土上辛勤耕耘,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心贴心,共甘苦。在她的悉心栽培下,学生荣获了近60项各类奖项,其中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省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优秀论文奖项、校“五四”青年科学奖、院榜样的力量和年度榜样人物等荣誉。
纵使课题组内部工作十分繁重,韩教授的无差别指导大门仍旧向所有人敞开,不论是论文写作上的难题,还是求职、深造中的困惑,她总是提灯引路,拨雾指航,倾尽一切资源,乐此不疲地提供切实意见,全力帮助学生收获光明前程,形成了“人师难遇,春晖四方”的优秀口碑,并获校优秀研究生导师、院“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称号,切实彰显了“明事理、树情怀、养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树榜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韩佶颖教授勤学笃行,砥砺奋进,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四次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均为第一位),连续五年获得外国语学院学术贡献奖,以前沿、前瞻和权威的学术成果助力世界知识体系中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学术发展主动性优势的形成。面对这些成绩,她始终保持谦逊态度,并为山东大学的高水平建设和祖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在无数莘莘学子的眼中,她身上落满了中国优秀女性科研者的闪耀光辉,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最佳诠释。
光辉之下,她也是在清晨6:30送完孩子后马不停蹄投身科研的母亲,是在除夕家宴后跟进论文修改与学生电话交流的女儿,是课题组学生口中比自己更拼命的指导老师。作为母亲、女儿、教师、科研工作者,她将真诚的爱送给家人,将无私的爱献给教育,更将无穷的信念传递给广大学子,用实际行动证明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潜力、努力和实力,鼓舞更多女性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教书育人
韩佶颖教授始终坚持“四个相统一”,立志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一)强思政:春风化雨,立德树人
韩佶颖教授将思政元素和价值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增强专业教育的德育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做与学生共同在场的对话者和倾听者。她保持知识的更新和原典内容的有机融入,注重其前沿学术成果的教学转化,以提升课程的两性一度,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在自我领悟与理解中内化知识,形成其独立的价值判断,实现课程涵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价值。
韩佶颖教授主持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项目2项、山东大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1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2项、通识核心课程建设项目1项,努力探索建构中国自主外语教育知识体系,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参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新国标英语专业核心教材-综合英语》(1、2)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四册)教材编写,在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的基础上采用鲜明的中外文化对比视角,强化价值引领,推动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教材体系建设。她还为来华留学生讲授《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概况》等课程,在专业学习与学术研究过程中引导留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并鼓励其通过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二)深情怀:因材施教,启智润心
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韩佶颖教授对课题组每位同学的学术兴趣和专长都如数家珍,用心帮助学生确立科研方向,提供个性化指导;遵循学术成长规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从论文选题到文献检索、从数据分析到论文写作、从会议发言到开题答辩,她对每位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质量都严格把关,字斟句酌推敲、打磨各个阶段性成果,少则十余遍,多则三、四十遍,真正使每一位受其指导的硕、博士研究生都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让其以“我”之力圆强国之梦,在科研报国的创新中获得自豪感。
近三年来,她带领课题组学生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等现实议题,以饱满的科研热情在教育技术、教师发展、高等教育、外语教育等多个领域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持续攀登学术新高峰,先后指导学生在教育与教育研究类全球269份SSCI国际期刊中排名第一位的Computers & Education(影响因子12)、教师教育领域国际排名第一位的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领域排名第一位的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System、《外语界》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尤为彰显了她所带领课题组的突出学术实力。
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方面,韩佶颖教授坚持关注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着眼于新时代、新文科、大外语的高等外语教育新格局,深入探索教师发展的新路径。她也始终向学生强调,做科研不仅要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更要肩负起贡献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与责任。
(一)大格局:至诚报国,胸怀天下
韩佶颖教授立足教育强国建设背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长期专注于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她聚焦课程改革对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带来的现实冲击与困境,在国内首次以动态视角描绘了高校外语英语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实践发展轨迹,在微观层面阐释了外语教学新环境与外语教师发展新机遇,构建了外语教育研究的全新理论,并于2023年发起成立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她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项目各1项,港澳台合作项目2项;发表SSCI、CSSCI等期刊论文60余篇;在海外出版专著1部。这些科研成果直接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在以创新学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发展和师资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所需的一流师资队伍贡献强大智识。
(二)聚前沿:躬耕求索,笃行创新
2021年至今,韩佶颖教授已连续四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成为山东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该榜单的唯一学者。一方面,她引领了国内课程改革驱动下高校多语种、跨学科的教学学术研究,发表多篇涵盖英语教育、朝鲜语教育、医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重要研究论文,促进新文科建设与交叉学科研究的深度汇流;另一方面,她从“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要旨出发,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广泛开展高校外语教师发展、高校教师身心康宁、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研究生科研动机与创新能力发展等系列的前沿研究,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意义的原创性新理论,持续为拓宽中国外语研究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引智“新局面”贡献学术新知,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领军学者。
(三)办实事: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韩佶颖教授力图实现科研成果的深度社会性转化,带领其团队将教师发展、外语教育等理论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高等外语教育改革等实践中。近年来,她通过设计开发山东大学教学学术系列活动、高校师资培训课程和工作坊等,为包含本校教师在内的全国各高校教师搭建了开放、互助、共享的交流平台,辐射带动其教学学术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自2020年起,韩佶颖教授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托,聚焦省级教师培训“提质增效”的总目标,长期主持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省级培训绩效评估工作,以及全省大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发展调研工作,每年服务全省大中小学教师逾100万人,并获2022年度山东省教育厅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该调研评估工作体现出山东省教师培训“研培一体”的特色优势,促进了省级教师培训的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培训目标及形式设定、培训专家遴选及授课安排、培训内容及方法设计等各个环节工作提供了详实的理论与实证依据,病助力推进培养层次高、培训针对性强、管理体制机制顺畅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国家相关战略需求、政府政策落地提供更有利的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