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基础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基础物理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一流课程,主编物理学等14本教材,主持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等20多项奖励,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学堂在线MOOC教学先锋,带领团队获评山东省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山东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副主任、《大学物理》编委、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医药类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二、主要事迹
教学成果突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一位)、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第一位)、二等奖一项(第三位),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第一位)、二等奖3项(第1位);主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一流课程、省一流课程;主编《物理学》、《简明物理学》等系列教材14部:其中3部教材获评山东省一流教材;其中《物理学第五版》和《简明物理学第二版》首次引入适合移动端学习的HTML5动画演示物理教学内容,满足信息时代移动学习需求;其中建设了7本数字化教材,包括物理学数字课程、大学物理-力学和热学数字课程、大学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数字课程、物理与文化数字课程、医学物理学数字课程、医用物理学(第5版)(数字教材)和物理学(数字教材)等系列数字化教材,有效适应了数智化时代的学习需求。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学堂在线MOOC教学先锋,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研课题,发表教研论文七十余篇。带领团队获评山东省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山东大学黄大年式教学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奖励。
教书育人和科研成果优秀。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出“重基础、显个性、强素质、育贤人”的教学理念,提出全方位立体化自主学习模式,形成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思政浸润的多模式信息化基础物理教学体系。本人指导本科生张良基在学期间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IF=16.744)发表论文;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山东大学物理2012级赵一凡,现为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博士后,2020年底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文章;喀什大学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取得突破性成绩,获奖同学王慧娟表示“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我的思辨能力”,她曾经受教于我的大学物理课程。指导校级创新基金项目10项;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第九至十五届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物理竞赛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7项;指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合计21人,已毕业硕士15人、博士4人,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和潍柴动力奖学金等奖励,其中2018年指导硕士生曹久朋获得山东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前为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教授。
致力开发新型环保清洗技术对半导体表面进行处理,提高表面清洁度和改善表面光电性能,参与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电子工业中替代ODS物质清洗技术的研究(第二位)、新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清洗技术的研究(第九位),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二位)、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位)、九五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4项。设计出利用类水滑石材料制备新型纳米半导体的方法,获得系列新型复合电极材料,构建出系列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研究其光电转化特性的调控机理与规律,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5位)、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位)、国家发明专利4项和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在Nano Letters、Solar RRL、J. M. C. A等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90多篇(通讯发表30余篇),其中Solar RRL封面和封底论文各一篇,曾经受邀多次在国际会议上报告,还担任着国内外多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和奖励的评议人。
教学成果应用广泛。带领团队做大会报告50余次,组织十余次全国教学研讨会,受到同行高校的密切关注和赞扬。开设慕课、SPOC等三百余期,累计近百万人次选课学习,大学物理和医学物理学入选学习强国慕课,10门课程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系列教材已被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00多所院校选用,遍布多个专业,满足信息化时代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教材需求。在“中国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论坛”和“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等作典型发言,并主持修订出版《医药类专业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开展山东大学多校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支援新疆喀什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进行网上资源共享和MOOC化教学模式改革,广受好评。辐射带动新疆医科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北华大学、海军航空大学、滨州学院等33所省内外高校,天津大学等10余所高校来访问交流。相关成果被齐鲁壹点、大众网、山东经济广播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