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 正文

亓兴勤(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4年06月20日 11:07  点击:[]

一、个人简介

亓兴勤,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在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学院副院长、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她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常年坚持在教学一线,获评校区教学名师、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主讲课程《线性代数》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目前主持山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教学改革项目1项。她主要从事复杂网络、图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1项,现为中国运筹学会图论与组合分会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的数学专委会委员。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她带领支部获评2021年山东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积极推进落实党支部建设规范提升,探索“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学院党建引领中心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主要事迹

牢记教书育人使命,潜心人才培养。亓兴勤潜心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常年教授《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海外师资课程)》、《复杂网络及机器学习》等本科课程,及《组合优化》、《最优化理论》等研究生课程,年均工作量300以上。她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改革,依托主讲课程《线性代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探索,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2024年该课程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多个科研助理岗位,鼓励本科生尽早接触科研,吸引学生早日进入课题组;每年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先后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近30余项,曾获山东大学(威海)“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教学名师”等称号。

勇于探索突破,科研上不懈追求。她主要从事复杂网络、图数据挖掘的科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图型”或者“网络型”表示,基于图建模的数据挖掘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也出现了很多的难题。亓兴勤教授带领团队在图理论及图数据挖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表SCI检索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具有较高的引用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校内基金,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1项。她现为中国运筹学会图论与组合分会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的数学专委会委员。目前有3名博士研究生和6名硕士研究生在读,5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其科研论文《基于子图密度变化的社会网络中的一个新颖的社区发现算法》获第“12届威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复杂网络中重要节点寻找算法的研究》获“2016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23年指导博士生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

以党建促中心工作,有效破解“两张皮”现象。作为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她深刻认识到党建是中心工作的政治保障,而中心工作是党建的落脚点。她努力探索“党建+”模式,实现党建和中心工作的“双融合、双促进”,破解“两张皮”痛点,带领支部在教学、科研、育人及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近两年,支部成员共计发表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教研论文2篇,新申请到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一流课程1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2项,1人获2023年山东大学(威海)教学名师,1人获第4届山东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人次获校区“2023年度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她通过打造支部三全育人品牌——“四进”平台,通过“进班级”、“进课堂”、“进科创”、“进活动”,全方位实施“三全育人”;她坚持与学生支部联合举办活动,目前支部主办的“师者漫谈”讲座已举办至第9期,并推广到全院范围,通过邀请优秀教师为学生做报告及分享,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成为支部新的育人平台。

上一条:彭朝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下一条:冉宁(第二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