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谭保才,兰州大学学士和硕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大学(青岛)副校长、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山东省遗传学会副会长等。现任《JIPB》《PLoS Genetics》《Seed Biology》和《植物学报》编委,中国植物学会资深理事等。长期从事种子发育分子遗传机制研究。主要学术贡献:克隆了40多个玉米种子发育关键基因并解析了其功能,揭示了调控植物种子发育的主要分子过程;发现了植物激素ABA合成的关键证据,确立了ABA间接合成途径;解析了细胞器RNA编辑和内含子剪接的机制,增进了对RNA加工的认知;构建了UniformMu玉米突变体库供全球科学家使用,助力玉米分子遗传学研究。
二、主要事迹
重视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学科发展,带领生命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谭保才教授在担任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期间,大力引进和培育人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勇于改革。引进杰青1人、特聘教授1人、国家四青人才6人,培育2人,引进和培育齐鲁青年学者多人;确立了动物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的学科发展重点;改革科研和教学成果评价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和仪器设备平台建设,鼓励创新和高水平研究成果;树立民主管理理念,打造民主、和谐、团结、奋力向上的教师队伍。经过8年奋力拼搏,在生命学科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首次将“生物学”一级学科推进教育部学科评估A-行列。此外,研究方向的调整,促进了与农业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产出,推动了没有农学院的山东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了ESI世界前1%。
严格按照规定履行合同,不兼职取酬。聚焦植物种子发育研究,坚持科研第一线,在种子发育分子遗传调控机制领域取得重要学术成果。
谭保才教授自2013年4月起被山东大学聘任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职务,2013年12月25日彻底辞去海外职位,全职加入山东大学。这期间两地穿梭,虽然已经承担院长的职责,但谭保才教授主动向山东大学提出不发放薪金,坚定维护了全职教师不多地取薪的基本原则。自2014年至今,谭保才教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不低于11个月,确保了在山东大学全职工作(9个月)的承诺。
自2014年入职山东大学以来,谭保才教授继续致力于种子发育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植物学顶级期刊《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等发表学术论文48篇,2014、2016、2017和2023年分别获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谭保才教授丰硕的科研成果使其在玉米产业、玉米产量及性状等基础研究方面成为国内外认可度颇高的知名专家学者。这些科研成果大力推动和大幅提升了山东大学植物学科及“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山东大学植物学科在植物学界的学术地位。
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
谭保才教授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多年担任本科生“生命科学前沿进展”主讲和课程负责人,主讲全英语研究生课程《Topics in Plant Molecular Genetics》,课程每年获得优秀评价。
谭保才教授自入职山东大学以来,培养硕士生18名,博士生9名,博士后10名,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各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学术品行放在首位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期间科研实践和写作、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多名毕业生等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培养的学生多数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所工作,在工作单位的认可度极高,多人入选各类人才计划。
近年来,谭保才教授邀请了十余名国外著名专家来校授课交流,其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Andrew M. Settles教授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Philip Becraft教授为学生开展了两周的专题讲座,让师生们及时了解到了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最新进展,提升了学院国际化教学水平。此外,还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生命学科相关专业的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