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专题

[2019年教书育人楷模风采] 方雷-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06-07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方雷,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师资库首批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首批岗位专家;兼任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政治学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大学文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地方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等;德国曼海姆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吕内堡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个人事迹】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方雷个人事迹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方雷是学生眼中兼具“君子之德”和“君子之雅”的楷模。他待人亲切,给人踏实质朴的感受,举手投足尽显师者风范。在2016年山东大学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方雷与大家分享他教书育人的体会时说:“万世师表孔子给我们当老师的留下三句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我将以此为动力,尽我的微薄之力,回报山东大学对我的培养,回报社会,汇报同学们对我的厚爱。”简短的感言表达了他的心声。

潜心本职工作,打造精彩课堂

在教学实践方面,方雷每年都承担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在每次的教学评价中都是优秀等级,主讲的“政治学概论”获得2015年教育部首批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精彩一课”。在学生们看来,自己的老师是这样的一个人:“方老师大气儒雅,幽默风趣”、“从他身上看到了师范之道”、“方老师上课旁征博引,理论的讲解深入浅出,还会举很多实际的例子方便我们理解”,也有人说:“方老师时常教诲我们做人要‘以大气对待小气’‘以宽容对待狭隘’,给人如沐春风之感。”方雷对于如何授课有一番自己的体会。他经常讲:“说相声的有贯口,老师讲课也应该有自己的‘贯口’。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讲课时每过十几分钟就要有一个‘包袱性’的东西,来重新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课堂”。让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是很重要的,课堂上他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由学生自主选择展示题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并以绩点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这种方式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无论平时多忙,他从未耽误过本科生的课,都是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他认为:“对于本科生,重要的是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研究生则注重培养研究方法、研究技能;博士生主要是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各有侧重”。在教学中他会尽己所能地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减少他们求学求知的困惑。

在教材建设方面,方雷注重编撰具有中国风格、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出版了三本政治学专业的基础教材。主编的《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的第一本,在学术界和高校产生了良好反响,有关政治学类著名期刊在封页重点推介,被国内十几所大学相关专业选做必读教材,并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的《地方政府学概论》融合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先进理论,是一本系统阐述地方政府基本理论的著作,连续印刷6次,发行2万余册,被国内许多大学作为本课程的必读教材。主编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被列为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他还利用长期在国外访学的机会选听有关课程,带回最新的教材,组织力量翻译,让学生了解目前政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学术前沿,掌握基本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扩大视野。

在教学研究方面,方雷注重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努力做到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多视角、多层次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2007年至2012年担任政治学系主任期间,先后四次主持调整了政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平台组成的课程结构;2014年作为全国七所代表性高校的成员之一参与了《政治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的拟制工作,形成了2万字的调研报告,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他先后承担了七项教研课题,包括山东省教育厅教研课题2项,山东大学重点课题5项,获得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励2项。2016年获得山东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和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和2018年两次当选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尽心尽力,爱生如子

迄今为止,方雷在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生67名,专业学位硕士生79名,博士研究生24名,涉及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等多个学科。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曾两次获评山东大学优秀硕士论文、一次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一次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二等奖,多人荣获国家级等各类奖学金与荣誉称号。目前,在他所指导过的研究生中,有继续深造的,先后被国内外诸多知名学府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分布在美国、德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有参加工作的任职于政府、企业、高校等各行各业,因其良好的品行能力获得不错的个人发展。

方雷不仅悉心指导学生,同时在生活上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善于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能够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他的一个硕博连读的弟子,小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在读硕士期间父亲突然病故,当学生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他当即就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方雷从此负责了这个学生每年的学费和平时的生活费,他不仅承担了老师的职责,实际上也承担了父亲的职责,真的是古人所说的“师父”。方雷非常关爱弟子,特别是对全日制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他每个学期都给学生们发一些补贴,甚至素不相知的学生家庭遇到了困难,他也慷慨解囊,他的一个来自吉林大学的硕士生的同学家人患重病治疗,方老师得知后也积极捐款救助。

在日常专业学习、考研和就业方面他总是给予学生们有效指导,积极参与学生会举办的考研指导咨询、书目推荐、读书会、《青年政治》杂志的审稿活动,参与学院举办的“暑期夏令营”,并作专题报告等。2012年他指导的本科生团队进行的“第一书记”社会实践和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山东大学社会实践一等奖、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他本人荣获山东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方雷的弟子们拥有一个属于他们专业学科的小图书馆,他给每人都做有一份记录自己成就与荣誉的档案。他对全国各地慕名求学的学生都是有信必复,不厌其烦解疑释惑,提供建议和帮助。

方雷教授在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次被政管学院学生们评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5年被评为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4被山东省学位办评为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15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

服务社会,践行理想信仰

从人生追求上讲,无论志向是否高远,人总要有一定的境界、良知、责任和情怀,努力做到认真做事,淡定做人,无愧良心。方雷曾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从业者,天然的职责是开启民智、启蒙思想、培育公共关怀精神、追求优良的政治秩序。”秉承这样的理念,方雷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社会服务方面,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他的理想信仰。

方雷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一直重视理论宣传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庄严的使命感深入解读最新的时政热点和中央精神,积极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山东省等举办的各种各类理论宣传活动。2012年以来,方雷教授累计在全国各地进行了400余场理论宣讲,听众达10多万人,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3年方雷被遴选为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师资库首批专家,被山东省委组织部吸收为“名师送教”专家,被山东省委讲师团选为宣讲协会常务理事。国内层面,方雷受邀在天津、浙江、吉林、广东、贵州、河南、四川、宁夏、江苏等地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仅2015年下半年在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就做了17场时政报告,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领导干部的好评。省内层面,方雷经常为全省各地政协系统、政法系统、财政系统、组织系统、共青团系统等党政机关,金融部门、国企行业、高等院校等单位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社区、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送教上门,开展公益讲座,为基层民众解析当前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一位领导干部给他这样留言:“你的报告折射出一个知识分子爱党爱国、忧国忧民的高度责任和浓浓情怀”。校内层面,方雷经常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干部培训班授课,一位学员这样说到:“有一种不虚此行叫做在山大听过方教授的报告”。他还为研究生院、学工部、团委等校部机关的管理干部宣讲党的政策,为辅导员、大学生讲解国际形势。这些活动在他看来就是思想的耕耘,也是践行服务社会的一种体现。

近年来方雷还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承担了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科协、省总工会以及青岛、枣庄、淄博等地市10多项重大委托课题和横向课题研究。2011年以来多次参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咨政活动,2011年受聘为济南市政协特邀委员,2015年受聘为山东省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6年入选山东省高端智库首批岗位专家,2018年受聘青岛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学术委员。

 

致力学术,有志者事竟成

对于一个教授来说,教学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科研却是评价优秀教师的主要方面。因此,方雷从未停止过钻研学术的步伐。做学问是很艰苦的一件事情。方雷说,既然踏上了学术这条路,做了这份选择,就要一直坚持下来。这么多年,他始终把做学问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从方雷丰富的海外访学经历和科学研究可以看出,他对学术有着执着的追求。方雷多次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或客座教授到德国曼海姆大学欧洲社会研究中心(2001年2-8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欧研究所(2002年9-12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系(2003年7月-2004年6月)、英国巴斯大学欧洲研究中心(2007年6-7月)、德国吕内堡大学民主研究所(2008年10-12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2010年5-10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全球政治研究中心(2014年7-8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社会科学院(2017年1-2月)学习交流。他做学问的脚步从未停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8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方雷教授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政府与政治、政党政治与地方治理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26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其中五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了80余篇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求是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时评20余篇;撰写学术著作7部;多次获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选择教书育人这份神圣的职业,就要负起责任,不能误人子弟,不见得一定要轰轰烈烈,但是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方雷注重培育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远大理想,要求学生要有心怀天下的政治抱负和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多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些建设性的工作,而不是做迎合社会不良思潮的“愤青”,他始终以正能量感召学生。方雷忠诚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因此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在社会上也取得了较高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