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年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青年教师 >> 正文

张聪(外国语学院)

2024年06月23日 01:15  点击:[]

一、个人简介

张聪,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山东大学未来青年学者,被评为普渡大学英语系优秀教师、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获得全国混合式教学大赛总决赛一等奖、首届高校创新教学大赛全国三等奖、山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1项,主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主持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各1门。

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省教改项目1项、校级项目8项。主编专著1部、新形态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一区论文5篇、二区论文2篇。获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担任国家社科项目通讯评审以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评委。


二、主要事迹

以热情与创新之姿开展教学改革

自2016年入职山东大学以来,张聪老师始终秉持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她深知,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深入推进教学研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张聪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国家一流课程、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国家级及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慕课、新形态教材等系列成果。

2019年,张聪老师主持建设了我校第一门外语类慕课《学术英语写作》,在中国大学MOOC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并入选学习强国,选课人数突破5万人,学生来自150余所高校,带动了30余所兄弟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也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张聪老师在课程建设的路上从未止步,2023年,她开发建设进阶慕课《学术写作与论文发表》上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形成学术写作系列慕课,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多元需求。

同时,张聪老师利用在线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重塑课程内容,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对传统的活动三角模型进行重塑,构建立体活动三角模型,与混合式教学进行融合,形成了学术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立体活动三角模型。她在教学上的创新和探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表彰。2020年,她获得了全国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零的突破;2021年主讲《学术英语写作》又获得了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创造了我校在该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张聪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这些成绩上,而是进行不断反思和提炼,总结经验,凝练成果。2022年她主持的《“价值引领、四多支撑、五化推进”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改革与实践》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以此为重要支撑,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位)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位)。

2023年,张聪老师主持的《学术英语写作》被评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4年,她对接时代需求,主编《学术写作与论文发表》新形态教材,在数智时代继续其对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无论是教学成果奖、国家一流课程的申报,还是国家级教学比赛的获奖,从学院到学校,从学校到省里再到国家,每一项都需要至少8个月的时间,这期间需要无数次的打磨、反思、重构,更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付出。以上成绩的取得,既是对她过去坚持课程创新和教学改革的肯定,也是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张聪老师坚持在教学中守正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断努力。


以传承与发展之心倾力教书育人

入职山东大学八年以来,张聪老师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先后开设16门课程,受到学生好评。除了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多次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学术导师,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班主任。她的成长,体现了山东大学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传承,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之路,更是她与学生们共同成长的见证。这种传承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是一种力量的传递。

2004年,张聪老师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校期间成绩优秀,表现突出,深受师生们的喜爱,2008年顺利保送本校读研。2011年硕士毕业,她选择了出国深造,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2016年毕业后,她并没有选择留在国外发展,而是毅然回到了母校,投身于教育事业。在2017年的山大日记中,她写道:“离开是为求索知识装备自己,归来则是为建设母校添砖加瓦。如果说十三年前我随身带来的是空白的稿纸和对知识求索的热情,那么这一次,稿纸上写满了对母校的怀恋热爱和渴望为母校建设出力之热忱。”

回国后,张聪老师迅速融入了我校的教学团队,她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评价“张聪老师讲课的样子闪闪发光”,“每节课都有惊喜”。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润物无声地寓价值引领于其中,践行立德树人,用她学生的话说,即以“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她对学生的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且在他们未来的求学和工作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的蔡永发给张聪老师发邮件说:“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也没办法完成自己人生的转变。您的善意之举对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人师的这种影响力,我想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意义所在吧。希望我以后也能向您学习,做一个那么优秀的老师。”

她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2024年,山东大学官网首页以《张聪副教授团队发文研究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外语学习情绪以及交际意愿的影响》为题刊发文章,报道了张聪副教授团队在语言学SSCI前3%的顶级期刊System发表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FL speaking: Impact on enjoyment, anxiety,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的研究成果,张聪老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孟怡雯、本科生马鑫雨分别为该论文的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该研究对促进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的融合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对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变革具有重要启示。

除了教学和科研,张聪老师还积极指导学生们参加各类活动。她强调课赛结合,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关注国内外话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事务的意识与能力,助推创新思维的形成,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各类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理念。在学生需要她的各方面尽其所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也将山大人的爱传承下去。


以开放与共享之态助力教师成长

张聪老师不仅在教学一线取得了显著成绩,更以其热心公益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赞誉。她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担任了学院外教联络员、工会小组长、应用英语系副主任等职务,多次获山东大学工会工作先进个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班主任、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等奖励。

张聪老师依托山东大学二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心,与国内英语写作教师开展云端教研,推广教改模式,在教育部英语写作类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做多次经验分享。在校内推广方面,张聪老师作为山东大学“创新教学方法与课堂实践”教师研修项目负责人,积极在全校推广教学模式,赋能教师教学改革,帮助提升校内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探讨教学策略,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用的教学技巧。在她的带领下,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张聪老师积极参与山东大学教学促进和教师发展活动,连续多次担任青教赛、混合式教学大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评委和辅导老师,为参赛教师进行讲座式、研讨式、一对一式的多形式辅导,为新入职教师做教师成长与发展讲座等。多次指导我校基础医学院、机械学院、计算机学院、翻译学院、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十余个学院的课程建设,并在教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如指导商学院程子健老师获得全国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张聪老师在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数智化赋能教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受邀在广州大学、汕头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做教学经验分享。作为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认证培训师,进行示范课展示4次,研修班主旨发言30余次,在第七届MOOC发展大会等全国性教学会议上发言40余次。她还受邀参加全国教学与研究会议和论坛数十场,推广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如武汉、广州的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研究班,呼和浩特、重庆的一流课程研讨会,北京、青岛的在线课程建设研讨会等,惠及教师 3000 余人。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好评,听过张聪老师的讲座分享的老师表示,感受到其“对教学和科研的敬业、专业和执着”,“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愿意助力其他老师一起进步”,“是年轻老师的榜样”。

此外,张聪老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无论是最新的教育理念,还是前沿的教学技术,她总是积极学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她多次参与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教学技能工作坊,参加2022年北京大学-密歇根大学教与学发展研讨会,参加 2023年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教育数字化研讨会并作为教师代表在闭幕式发言等。张聪老师以其不懈的自我提升和对教育事业的深厚热爱,与山东大学千百位青年教师共同成长,肩负起“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光荣使命。

上一条:张超(文化传播学院) 下一条:张涛(公共卫生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