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孙宝清,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引进人才。全国大气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遥感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量子成像、量子光学及新型光学成像技术等领域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包括Science在内的国际高水平论文,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担任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Imaging编委、红外与激光工程 杂志青年编委。担任国际计算成像会议分会主席,及全国量子成像会议组委。
二、主要事迹
重视本科教学,关心学生成长,担任本科新生班主任。
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当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自工作以来,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课程《信息光学》《量子力学》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在本科教学学生评价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到本科教学,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曾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获得全国光电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担任本科新生指导教师、班主任及书院导师等,积极帮助大一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长期担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级光电科创未来精英班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两个本科教学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牢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从学生管理、学生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保证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与学业进步。
所负责的班级还组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积极主动调节同学们的身心状态。组织同学们前往海信研究发展中心和海信激光公司制造中心参观实习,了解企业运营模式,光电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以及激光电视的制造流程。组织同学们前往青山、仰口进行团建和拓展。同学们在游玩的同时还进行了才艺展示,增加了班级活力和凝聚力。
重视教学改革。除了日常教学工作,还充分利用本人作为光电科创未来精英班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校级重点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为两个本科生班级开展了丰富充实的学术活动。对于光电精英班的同学,根据课程建设大纲,按照每位同学分配一位学业导师的标准,为所有同学安排学业指导老师。向本专业团队老师征集创新设计课题,积极指导本科生进团队、进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同时,限制学业导师的课题数目和招收学生的数量,保证导师有充分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位导师提供1~2个设计课题,每个课题1名学生,每位导师最多带2名学生。对于科研感兴趣的同学,争取获得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机会。有多位同学已经顺利进入不同课题组开展科研工作。定期组织相关指导老师与同学们开展课程学习交流会,听取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自己的想法。通过增加与老师们的交流,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组织丰富的学术活动,包括一系列高端前沿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我们本校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以及美国Reality Labs等十几位优秀的科研工作人员,针对他们所从事的前沿科研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介绍。系列报告涵盖了光学领域众多的前沿领域,包括量子信息与量子精密测量、超快光谱成像、全息技术、先进纳米材料、超分辨显微技术。同学们普遍反映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启发。例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詹求强所做的《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报告,及结合了他本人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杂志Nature期刊上的最新学术成果,又延伸到了本科学习中最基础的课堂知识。同学们听完之后感觉备受启发和鼓舞,深刻地理解了书本中知识的重要价值。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抓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先后承担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重点项目三项,累计立项经费超一千五百万元。发表一系列优秀科研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发表于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等国际顶尖杂志,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极大提升了我校本学科的学术地位。担任国家十四五多项重点科研项目的专家组专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担任多项重要学术兼职,包括全国计算成像专委会委员、大气光学专委会委员、全国量子成像学术委员会委员。于2022年成功组织第十二届全国量子成像会议,极大提升了山东大学在本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指导的博士生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荣誉,本人也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