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集体 >> 正文

医学模拟中心(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

2024年06月24日 19:28  点击:[]

一、集体简介

医学模拟中心源自2006年成立的山东大学临床技能中心,经过十二年的发展, 2018年把握学校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成立医学模拟中心,并于2023年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国内一流的模拟教学基地。中心目前有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专职教职员工11人,其中正高级1人,副高级5人,中级9人。团队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临床医学技能,培养诊断和治疗能力,开展基本医疗技能训练,急救技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和医疗团队合作训练等,持续开发虚拟仿真和数字化医院等教学系统,构建了能力为导向的系统化临床技能教学体系。团队教师承担《检体诊断学》、《实验诊断学》、《手术学》、《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结构与功能基础》、《预见习》等多门医学通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以及准备工作,有力夯实了医学基本技能教育,并连续多年举办华东区及山东省和校级临床技能竞赛、国家医学生水平测试和出科临床技能考核等。团队成员主持或参与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院级教学成果奖、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实验室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培育医学人才提升专业能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主要事迹

党建引领方面

党建引领基本概况:医学模拟中心教职工12名,中共党员8名,中共党员占比67%,其中包含两名党支部书记,是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的典型先进实验室。医学模拟中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党建活动,推行民主决策机制,支持党员参与党支部的管理和决策,深入群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医学模拟中心教工分布在教工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中,两位书记带领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的广大教职医务员工牢固树立抢前争先意识,发挥“头雁效应”,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推动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并发挥集体智慧打造品牌党建活动。

“实验室政治理论茶话会”品牌活动:除了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的学习主题,医学模拟中心根据工作性质拓展每期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和形式——精选党史、党纪、国家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人才发展路径、科技强国等主题全面铺开学习,理论授课、视频讲解、实地考察等多元学习形式,每学期会根据学习内容召开“实验室政治理论茶话会”,将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政治理论学习进行有机融合,将“述学述做述改”落实到工作中,茶话会上人人要进行“述学述做述改”,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在全体同志亮一亮、晒一晒,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茶话会以开放轻松的方式进行,深受教职工的欢迎,增强了政治学习的实效性和团队的凝聚力。

“学习日记分享会”品牌活动: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为了避免学习流于形式,切实达到学习提升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的效果。中心注重在“心得体会”上求真,要求学习心得体会必须要真思、真悟、真写。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每学期末开展学习日记分享会,将教职工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进行集中展示,每期分享会推荐出一份优秀日记,在党员和教职工之间进行流转学习,对标先进找差距,自觉落实每一个岗位和职位在党建和业务工作中的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格局,在医学模拟中心中掀起了你追我赶的热潮。

星光不问赶路者,时代不负追梦人。随着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教工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增强,党建工作得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医学模拟中心涌现出了2名“优秀共产党员”,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下一步,医学模拟中心将发扬改革精神,继续坚持以党建带队伍,以党建促业务,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保障、激励和支撑作用,为学校“全面图强、争创一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制度建设方面

医学模拟中心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中心充分支持教师的发展,始终贯彻落实《山东大学教职工能力提升工作计划(2022-2025年)》精神,积极引进培育高水平实验教师队伍,注重实验室队伍能力综合提升。

1.制定全面的教师发展规划。遵照学校、学院为医学模拟中心规划的战略定位及赋予的使命职责,并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制定中心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应用性。同时严格依照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年度发展目标,进行岗位培训、管理及考核。

2.优化师资队伍建设。2023年度中心共引进主任护师一名、临床医学博士一名、中级实验师一名、信息工程师一名,主要增强中心护理急救、高精尖技术业务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能力。对于新引进的实验技术人员,通过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微格教学演练等多种形式,丰富新聘教师的教学知识素养,提高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并开展一系列的高端智能模拟教学模型培训活动,以更好地探索临床医学模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大型设备教学功能。

3.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建设。近年来医学模拟中心不断与国际知名医学院校拓宽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容。基于共同的研究兴趣和教育理念,中心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中心积极响应山东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的“实验技术人员能力提升海外研修”项目,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加拿大进行实验教学联合研究,通过在加拿大的交流学习,不仅吸收了先进的医学模拟教学理念,还参与了多个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项目。这种直接的人员交流极大地拓宽了中心教师的国际视野,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国际上最新的医学模拟技术和教学方法。同时,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实验教学研究思路,使得他们在回国后能够将国际先进经验与本土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心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4.多维度深化教师梯队教研改革。以实验室主任为中心,以实验室副主任为牵引,共同构建了一个有力的领导团队,确保教研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了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中心鼓励每位教师都承担至少一个教研课题,实现“每人一题”的目标。同时,中心也强调全员参与,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作用,形成良性的研究循环。这种循环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医学模拟中心逐步形成了“教学教研并行”的发展模式。


工作实绩方面

团结一致、探索创新,立足实践强化立德树人。2023年,根据趵突泉校区教学科研空间整体规划布局,医学模拟中心从景蓝斋搬迁至综合科研楼五层西侧及六层。医学模拟中心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出谋划策,在规划升级建设中找准实验室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即“基础教学”与“高端模拟医学”齐头并进,双擎发力,强化实验室的功能与环境双谋划建设,注重实验室功能发挥,打造实验室建设招牌项目,促进中心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集体成员积极探索创新,进行教学实验室升级改造。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临床实景模拟,打造出现代化、智能化、复合性的教学实验室,建成了高级临床思维训练室、模拟产房、模拟ICU、高级腔镜训练实验室、心肺听诊实验室、沉浸式教学实验室、高级VR实验室以及手术机器人科教融合中心。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实验室教学环境及设备效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立足实践,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主开设必修课1门,创新创业课程2门,选修课6门,暑期课程5门,其中《适合整合医学及智能化的中医技术》获得2023年暑期学校优秀项目,《临床研究设计》、《做5分钟的家庭医生》获得2022年暑期学校优秀项目。并承担《手术学》、《诊断学》、《人体结构与功能》实验课。以老带新,一对一结对帮扶开展教研课题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迅速提升,形成了“每人一题,全员参与”的研究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教学教研并行”的发展模式。近两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验室建设管理与研究项目7项。获得发明专利一项。集体中多名成员参与的《德医并重、知行兼修、四维一体、融合创新——诊断学在线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获得2023年度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

发挥平台优势,组织实施各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面向全校多个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高全校师生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增强校园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严格把控教学质量,组织临床技能考核工作,年考核2000余人次。组织临床实习出科考试与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实践技能考试以及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前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等,积极发挥技能教学效果监督把关作用,多方位全面检验教学和实习效果,以促进临床专业教学形式和机制的改进。组织学生参与校级、省级及国家级技能大赛,通过模拟训练,促进医学人才专业能力提升,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上一条:土建与水利学院岩土中心团队 下一条: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青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