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集体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

2024年06月23日 01:28  点击:[]

一、集体简介

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六大学术团队之一,由学院英语、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二十余位教师组成。团队依托外交部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研究基地(NTCT)和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发挥外语专业优势,紧紧围绕国际社会涉华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撰写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在加强高校智库建设的同时,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近三年来,团队成员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共30余篇,其中获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咨政报告1篇,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纳刊载6篇,被政府省部级以上其他部门采纳20余篇。成功举办“第21届中国韩国学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届人文韩国学国际学术会议”、“东北亚新变局与中韩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团队成员获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出版“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6部,其他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4位团队成员担任教育部外语类教指委委员。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党支部荣获2021、2023年度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基层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度山东大学五星支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获评外国语学院A类学术团队。

二、主要事迹

党建引领相关事迹

中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支部委员会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10月,是学院党委在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落实“强院兴校”工作方针下成立的新型党支部,建立在国别与区域研究科研团队基础之上,具有科研和党建的双重任务。现共有党员14人,是一个政治思想过硬、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水平突出的先进支部。在学校、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定,始终秉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紧密围绕着教学和科研中心工作,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放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放松,提升科研工作水平不放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核心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支部在党建与科研融合方面取得一定成效。1)通过《共产党宣言》以及马列经典著作的学习推动了党史学习。支部将党史研究置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视域下,并将海外党史研究作为党建与科研融合的切入点,推动两方面协同发展。支部党员们录制了微党课“《共产党宣言》中的力量——多语种解读原典”。党课围绕着这部经典著作展开,分别用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俄语朗读《宣言》中的经典片段,并对此进行解读,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自己的阐释。2)开展多语种海外党史研究。国别和区域研究党支部由英、德、法、韩、俄、西等各个语种专业教师党员组成,利用支部这一优势,联合开展多语种海外党史研究,将其置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视域下开展合作性研究,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党建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推动两方面的协同发展。3)在学院党委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利用“外语+专业”优势,将研究成果有效对接国家战略,为有关部门解决国际事务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此过程中,党支部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团队提交的智库报告获国家主要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多篇研究报告获中国外文局、新华社、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单位采纳,多篇评论发表于我国主办的海外期刊——韩文版《中国》,有效促进了国家形象的提升和中韩友好。


服务国家战略相关事迹

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团队拥有坚实的智库研究基础和丰硕的成果。该团队利用语言优势,结合专业特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长期开展智库研究,已成为我国东北亚问题研究的重要团队之一。

牛林杰教授团队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发挥在东北亚研究领域的优势,撰写的12篇高质量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其中,3篇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用刊载,7篇被中央军委相关部门采用。该系列咨询报告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畅教授团队利用历史研究的学术基础,将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相结合,引导学术团队面向朝鲜半岛重大战略需求和突发问题,开展智库研究。撰写的10余份报告被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中央媒体等有关部门采纳,其中包括最高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份、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性批示1份,为中央的朝鲜半岛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邢永凤教授团队以日本为中心,围绕东北亚问题,开展智库研究。先后完成智库报告4篇,其中1篇为《人民日报内参》采纳,并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2篇被中央军委采纳,1篇获教育部语合中心采纳。同时,邢永凤作为历城区人大代表,撰写多篇代表建议,均被相关部门采纳。


积极打造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1.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发挥团队成员在东北亚研究方向的优势,努力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近年来,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先后入选“外交部中日韩思想库网络研究基地(NTCT)”和“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研究中心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学术报告会、校政合作等方式,为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献计献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2.积极谋划国家级重大项目。团队负责人牛林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于2023年7月顺利结项,结项等级为“良好”。结项成果“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共36卷,1300余万字。该项目成果已获得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即将正式出版。2023年9月,牛林杰担任首席专家申报的“基于数字人文的东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立项。该课题汇聚了外国语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院等文理工科的研究人员,是我校文理工科交叉融合的典型案例,开创了我国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新范式。

3.发挥团队优势,群策群力,积极产出大成果。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策划编辑“山东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现已正式出版《英国文化软实力》《德国文化软实力》《法国文化软实力》《澳大利亚文化软实力》《韩国文化软实力》等专著5卷。为我校东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4.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国别与区域研究学位点在国内率先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有国别与区域方向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8人。其中有2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日本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坚持从“实战”出发,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体验项目从申报到研究再到结项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实战能力。

上一条: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碳纤维团队 下一条:后勤保障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