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仪富强,商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院团委书记,深耕辅导员工作20年。他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融合推进,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辅导员岗位上,做学生成长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完成1400余名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9次获评“山东大学优秀辅导员”;在学院团委书记岗位上,着力提升团组织“三力一度”,拓展学生成长平台,指导团支部获评“山东省活力团支部”,带领院团委获评“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并持续获评“山东大学红旗团委”,个人5次获评“山东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在学生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坚持高质量党建+,把党支部建设与学生思政工作同谋划、同推进,带领党支部获评学校五星级党支部。
二、个人事迹
深耕辅导员责任田,做学生成长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一)用真情温暖学生,成为学生日常的知心人
日常相伴,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军训场上,与学生一起日晒雨淋;运动场上,为学生加油助威;宿舍里,手把手地教学生打扫卫生;毕业季,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把联系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做深做细。
聚焦学生的各类问题,“有困难,找仪老师”是他对学生的承诺。校园封控期间,他主动申请进驻校园,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倾听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困难,共克时艰。真心付出换来暖心祝福,在仪富强驻校工作期间,恰逢他的孩子生日,得知他无法返家陪伴,他的学生们一起录制祝福视频,为孩子献上“云祝福”,视频播放量达到2624次。
(二)在“导”字上下功夫,成为学生成长的热心人
开展本科贯穿式学涯规划指导。结合年级节点、学生特点分批次有重点的开展学涯指导,新生入学季、专业分流季、毕业就业季等不同时期的重点各有不同,升学、留学、求职、公考不同路径分析各有侧重,做到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督导、行为上教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
加强学生干部培养指导,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班级建设模式,拓展多维度的学生成长平台。以科研活动提升学生创新素养,以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以志愿活动播种人间大爱,以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美育活动沁润身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工作方式上主动求新求变。引入“新生辅导员助理”,发挥高年级优秀学子的传帮带作用,以老生带新生,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管理。拓展网络思政平台,面对网络无处不在、人人皆可发声的网络思政新常态,在学生常用的媒介上积极发声,建立微信公众号“山言海语”,正向发声,以学生自己的故事引导学生发展,关注人数1335人,形成师生间良好互动。加强家校共联共建,组织开展了“家校共育云课堂”,不断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三)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成为青年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以新时代发展成就鼓舞学生奋斗,以榜样事迹激励学生进步。充分利用党团课、主题班会、实践走访、实地宣讲、线上微课等方式,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线上组织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引领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自觉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涌现出以获得“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荣誉的付晓娟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
党旗高举守初心,五育融合促发展,发挥团组织“效能
从团总支副书记到学院团委书记,他主动担当,始终坚持五育融合推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强校兴国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带领学院团委荣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持续获评“山东大学红旗团委”,并多次获得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生校园文体活动”“学生社团工作”“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其本人连续五年获评山东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
(一)思想领航,培根铸魂,培养好党的接班人
高举党旗,筑牢思想基石,弘扬党的先进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师生共学,重点推进“旗帜讲堂”,“青年讲习堂”,以青年视角阐释新时代发展;结合专业学,发挥经管类研究生学科优势,举办“习近平经济思想读书会”;走到实地学,组织学生到刘公岛、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革命历史场所研学,传承红色基因;拓展网络思政立体化宣传矩阵,以“商小团来了”“SDU青春商研”院属媒体号为领衔,形成多平台、多维度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科创融合,促智促学,锻造学生智造力
构建商科特色科创育人体系,聚焦科创工作的制度建设、能力提升、实践科创融合、育人共同体打造,围绕“引育—参与—指导—反馈”的工作路径,实现“思维锻炼—能力培养—实践养成”的全链条创新素养培养。近三年科创及学科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34项,省级荣誉86项。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食用菌菌渣的超循环利用”团队获主赛道国家级特等奖,“红色引擎”团队获红色专项国家级特等奖,取得学校目前最好成绩。
(三)健身强体,以体育心,提升身体素质
在山东大学第一届全民运动会中,商学院获得总分、男团及女团的第一名;在校区田径运动会中多次获得总分、男团及女团的第一名和道德风尚奖大满贯;在团体操比赛,蝉联校级一等奖;通过“健身嘉年华”、球类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学生身体素质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四)以美化人,向美而行,共创和谐山大文化
构建“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山大文化”四位一体的校园美育体系。举办“献礼百廿山大”文艺汇演、“卅五同舟,与商携行”文艺汇演、“永怀杯”红色诗词大赛、“绘青春”大赛、“金话筒”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通过HR下午茶、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股市大赛等专业素质提升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商科魅力。
(五)以劳育人,知行合一,提升学生实践品质
秉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实践科创相融合、回馈社会的良好局面。商学院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支团队斩获调研中国十强,1份调研报告获评2023年度“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国家级优秀调研报告。
(六)组织育人,夯实团建,增强团组织先进性
组织实施“卓越计划”学生骨干培养工程,深化团学组织改革,广泛开展“五育赋能”班团建设立项、“我的班级我的团”班级风采大赛等组织建设品牌活动。近三年共获评山东省优秀班集体3项、山东省活力团支部1项,学生组织多次获评“山东大学十佳学生会”“山东大学十佳学生会”荣誉称号,校级班团荣誉50余项。
坚持高质量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同谋划
(一)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夯实支部政治建设是首要任务,始终以高度自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支部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每周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读书分享会等载体,常态化开展党的基础理论学习。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要求,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到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内容到位、效果到位。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党支部获评山东大学五星级党支部。
(二)坚持高质量党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理论学习与实地实践相结合,建设学习型党支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讲话精神,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在寒暑期内举办“追寻前辈足迹,赓续红色基因”主题社会实践,组织支部党员实地走访80余处红色革命历史场所,赓续红色血脉;线上组织开展“桃李微党课”录制,支部成员共同参与,在支部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建立“毕业生党员先锋岗”,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学生就业,建立统筹保障、就业促进、境内升学、境外升学等不同岗位,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招聘服务等各项工作;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关键作用,把党员作为网格化管理的关键节点,带动身边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