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育工作者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正文

方浩(药学院)

2024年06月21日 14:30  点击:[]

一、个人简介

2004年作为引进人才入职山东大学药学院,历任药物化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杰青。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2个抗肿瘤候选药物转化给企业进行I类新药开发(合同总金额4000万)。近五年作为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6篇(中科院1区论文15篇)。

2008年任药学院副院长,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齐鲁医学部分管国际交流(副处长);2020年7月任药学院副院长;2021年5月任常务副院长。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注重产教融合和拔尖人才培养,先后主编全国规划教材3部,主持省教改课题3项,荣获国家一流课程、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位)和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首位)。

二、主要事迹

药物设计,点燃学生创新梦想

为提高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申请人结合国外深造的经验与体会,自2005年起开设面向药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药物设计学实验》课程,并致力于将该实验室打造为服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早期条件非常艰苦,仅有的五台电脑硬件与已购置的软件不匹配,每次上课前必须逐台电脑调试,但学生正式操作时仍然问题频出。

为克服上述困难,申请人积极推动与美国Tripos公司合作,成立“药学院-Tripos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联合实验实验室”,从而获得稳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至今已有30个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得了立项,百余名本科生参加了国家、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所指导的本科学生曾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中国专利年会·校园发明与创新金奖”和“第四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3次荣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10余名本科学生获得推免免试研究生入学资格,所指导的50余名本科毕业生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单位深造。

药物设计学的创新实践,点燃了许多学生的创新梦想。2005级校友葛虎毕业深造后一直致力于打造国产自主知识产权软件。通过多年努力,葛虎校友已创建面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计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上药物设计平台“WeMol”(唯信)。近年来,申请人通过与葛虎校友合作,构建AI赋能的大学生药学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以适应当前基于原创新药研制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实现药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相关成果获第九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指导的本科学生赵致远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分子设计软件权威国际期刊J Chem Inf Model发表文章,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一等奖和清华大学直博生资格。

暑期学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2 年获我校药学学科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申请人作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负责人,圆满完成任务并开始探索药学学科研究生暑期学校培养的新模式。

围绕提升研究生暑期学校质量的总目标,申请人与项目组成员通过设计调查表,从学生学习兴趣、个人发展职业规划等角度面向参加过暑期学校的在校研究生或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中有代表性意见或建议的学生再进行个别座谈交流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药学研究生培养要求和学生建议,重新设计暑期学校课程体系,选聘海内外知名学者和学院各学科带头人围绕学科前沿、行业动态、研究生科研素质、职业发展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管理模式创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求硕士一年级所有研究生全员参与暑期学习管理,通过随机分组,打破学生所在的二级学科和所在课题组的限制,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小组活动。在暑期学校的日常管理方面,加强组长和组员的值日考核,多种奖励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在课程建设上,突出药学行业特色,结合学生调查问卷和国内外药学同行的建议,山东大学药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共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展”、“医药行业的未来”、“个人职业发展”、 “研究生与导师的有效沟通”等课程模块,邀请包括我校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内外医药行业领军人才及心理咨询师等专家学者授课。

相关课程紧密联系药学研究生第一学年学习和工作实际,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主题,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受到研究生的普遍欢迎。近年参加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同学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贴近医药行业实际,结合行业前沿动向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同学们理解导师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通过学习,提升了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自我学习、服务国家发展的积极性

共话成长,本科导师团队师生交流会

2022年春天疫情期间,申请人作为院领导驻守趵突泉校区。由于兼任AI-ChemBiol导师团队负责人,申请人还需要帮助学术团队的其他老师线下指导趵突泉校区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当时团队的2021级大一新生正在中心校区学习,老师们只能线上交流指导。

为了增进学术团队内部不同年级本科学生互动交流探索在校园封控条件下的跨年级、跨校区本科导师制的新方法,申请人与学院党委共同组织“共话成长,筑梦未来”为主题AI-ChemBiol本科导师团队师生交流会。2022年4月16日的师生交流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参会人员包括:的4个年级23名同学(15名同学线下、8名同学线上)、指导教师(申请人线下、团队2位指导老师线上)、学院党委负责人(线下)和辅导员(线上)。

根据会前收集的2020级和2021级同学提出的共性问题,首先邀请团队2018级同学和2019级同学分享保研、考研、大学生创新和科研体验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2018级四位同学分别交流了推荐免试协和药物所,考研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本校的经验,鼓励学弟学妹珍惜青春时光、提前规划、刻苦学习,充分发挥我校本科大学生创新与科研体验的优势,全面提升个人素质;2019级两位同学分享在本科导师团队科研室学习经历,建议2020级同学在大学创新活动中一定亲自动手、不惧失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2020级同学和2021级同学就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大学生创新立项要求、基础课与专业课学习等内容,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请高年级同学解疑释惑

学院党委书记王秋生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向即将毕业深造的4位2018级同学表示祝贺,并表示药学院本科导师制有光荣的传统,当前依托学术团队高水平师资和教师团队带教本科学生,是新时期提升学生素质、强化“三全育人”的有益尝试。

本次空中课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高年级学生分享在校学习经验与体会,为低年级本科同学答疑释惑,有效帮助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筑牢专业思想基础,为自身的职业生涯提前谋划,为同学们的未来成长助力。

上一条:范金林(团委) 下一条:高翠田(管理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