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李良杰,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先后从事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和辅导员工作。曾获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优秀指导者等荣誉称号。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履职尽责,全程参与谋划推进山东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参与编写《山东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先后撰写《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分析报告》《山东大学学科现状分析报告》《山东大学信息学科发展规划》等20余篇政策咨询报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经济学院“5+N+3”三全育人体系,打造“走近薛暮桥”文化品牌,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学院连年获评山东大学“红旗团委”,学生揽获省级先进班集体、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表彰。
二、主要事迹
坚持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全面参与谋划推进山东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第一建设周期)建设
全面参与山东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第一周期)编写和论证工作,《方案》成功通过教育部审核,学校顺利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参与谋划制定实施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学科激励计划”,突出建设重点,分层分类建设重点学科,优化学科布局,统筹配置建设资源,推动学科推高造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数量实现翻番;制定加快推进《山东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动态监测、定期报告、年度考核制度体系,定期编制报送《山东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年度建设报告》。参与谋划实施构建学校全链条-全覆盖的抓落实机制,建立了“定目标-抓落实-严考核-强保障”全链条全覆盖的抓落实机制,组织全校教学科研单位追求卓越,开展对标分析,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组织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年底依据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和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参与学校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组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组织48个参评学科完成材料撰写修改申报工作,实现学校A档学科倍增。先后参与学校数据科学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兴交叉机构的建设,撰写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分析报告》《山东大学学科现状分析报告》《山东大学信息学科发展规划》等20余篇政策咨询报告。
坚持立德树人,构建经济学院“5+N+3”三全育人体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协同融合发展,坚持德育塑魂、智育启慧、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和劳育赋能,构建经济学院“5+N+3”三全育人体系,打造“走近薛暮桥”“泰德全国商业案例分析大赛”“体育文化节”“四大艺术团”“首单实习计划”等5个主育人品牌,推出“攀研计划”“知新学术论坛”“毕业红毯秀”“聚贤校友论坛”等N个辅育人品牌,建强“聚贤基金”“二级心理站”“经彩职涯工作室”等3个支撑保障品牌,充分汇聚了教师、校友、社会等全员育人合力,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将思政教育渗透进德智体美劳教育、奖勤助贷、心理健康、生涯指导、就业发展、生活支撑保障等全方位工作,形成了具有经济学科特色的“五育并举”大思政品牌群,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学院连年获评山东大学“红旗团委”。学生连年揽获省级先进班集体、省级优秀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全部省级最高荣誉表彰,在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实现文科学院重大突破。合唱比赛连年获特等奖或一等奖。运动成绩稳居前三。
坚持文化强院,打造“走近薛暮桥”文化品牌
深入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凝聚全院师生奋斗合力,深挖学院红色血脉和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走进薛暮桥”文化品牌,获批山东大学2022年“一院一品”立项资助。坚持求“实”求“新”,切实把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通过建设薛暮桥大讲坛、薛暮桥事迹展厅、薛暮桥网络宣传平台等,讲述薛暮桥故事、展示薛暮桥事迹、传承薛暮桥精神,将经济学人的精神传统和经济学专业的优势特色深度融入学院文化建设、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激励全院师生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国问题,脚踏实地、砥砺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秘书长薛小和一行为薛暮桥事迹展厅揭牌,并捐资100万用于薛暮桥班建设。目前,薛暮桥大讲坛已举办六期,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佟家栋等做客大讲坛,全校1000余名师生聆听专家报告。依托薛暮桥事迹展厅学院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主题团日、党建联学、新入职教师培训、新生教育、继续教育、联学联建等活动,参观人数达6000余人,展厅已成为山大校园精神的“新标识”,校园文化的“新名片”,师生思政教育的“新阵地”,校企开展合作的“新平台”,在校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