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育工作者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正文

辛莹(物理学院)

2024年06月21日 09:03  点击:[]

一、个人简介

辛莹,女,中共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心理辅导员(高级),形势政策课、党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工部深耕学生工作16年,2019年转任物理学院辅导员、党委副书记。致力于思政研究,发表CSSCI、中文核心等期刊7篇,主持及参与省部级、校级项目17个。在21年育人岗位上,她始终坚守立德树人阵地,用爱与责任践行为人师者的使命初心,以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诠释对教育事业无尽的热爱。从“蓝图绘制”到“精雕细琢”,从“集体大课”到“个体指导”,忙碌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中,奔波在资助育人的火热实践里,投身于思政课的课堂案头间,一颗初心,守护学生青春梦想,一生信仰,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像一束束温暖而坚定的光,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二、主要事迹

有一束光,是改革创新之光,多措并举、培育新人

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道路上,辛莹始终坚信,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学生工作不断前进的源动力,更是培育新人的灵魂之光。她致力于用这束改革创新之光,为学生工作注入更多的“温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育的温暖与力量中茁壮成长。

在制度建设方面,辛莹在学工部起草并推动出台了七项本科生纲领性制度文件,包括《山东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山东大学本科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等,是为让制度本身充满关怀的温度、德育的深度和育人的高度。这些制度不仅充分发挥了评价激励和政策导向的作用,更在无形中引导着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她与同事们持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制度的引导下,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在奖学金评审方式上,辛莹着力推动校长奖学金的评审改革。首次邀请学生担任校长奖学金的评委,让学生与教师共同行使这一最高荣誉的评审决策权。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与信任,更激发了他们追求卓越的激情和动力。来自软件学院2011级的学生评委刘美洋表示:“我更加明确了大学应该怎么度过,也增强了不懈追求理想的动力。学生作为评委参与到活动中,不仅给了学生行使权利的机会,更给了学生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这一举措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沿用至今,她撰写的《山大首次邀请学生担任校长奖学金答辩评委》也因此获评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

在资助育人方面,辛莹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深入推进资助工作。不断完善“济困、励学、厚德、强能”四维助学育人体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支持。在精准资助和温暖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通过承办第十次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交流会、推进“添翼工程”、搭建勤工助学实践平台、开展寒暑假学生实践、评选自强之星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引导学生立志成才。面对教育部首次极为复杂的绩效考核指标,她与科室同事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学生资助中心连续五年绩效考评优秀,获得教育部绩效奖励5700万元,并荣获“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资助工作经验被多家电视台和媒体宣传报道。这一束改革创新之光,不仅照亮了学生工作的道路,更点燃了学生们内心的热情与梦想。多年来,辛莹见证了无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下茁壮成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她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和追求。

有一束光,是智慧与启迪的光,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辛莹愿化作一位园丁,手持智慧与启迪的明灯,照亮学莘莘学子们的求学之路。自担任物理学院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和党委副书记以来,她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始终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己任,在“全面图强”的新时代浪潮中,用爱心与智慧呵护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在育人道路上,辛莹深知,教育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需要耐心与智慧。因此,她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通过“党政领导班子-辅导员—党员—骨干—宿舍长—学生”六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学院实现了育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同时,她积极推动拓宽育人渠道,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搭建“office hour”师生交流平台、朋辈辅导生生交流平台,同时与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校地校企联合育人,让同学们在“三全育人”合力下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在立德树人道路上,辛莹建立健全物理学院“道德浸润、知识探究、人格养成、素质拓展”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物理人。全力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善“素质拓展同心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深知,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用心浇灌和培育:不断优化“Office Hour”“悟理沙龙”“名师讲坛”三大学业指导育人品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物理的魅力,激发对科研的热爱;注重因材施教,推行“精准滴灌”分类指导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在“以学促就”过程中,她实施了一套富有成效的三步工作法,“了解需求,制定方案—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关注过程,及时指导”,对学生开展精准学业指导。她的学业指导案例也因此脱颖而出,荣获山东大学“学在山大”学业指导案例评选一等奖。

回首过去,辛莹为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由衷自豪。2020-2023年学院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逐年攀升,平均升学率达61.26%,其中不乏进入国内外顶尖高校深造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她所带2024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更是达到了67.83%,较往年学院平均水平相比有显著提升;学生荣获全国“优秀科普号”、省级先进班集体、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省级科普示范工程,二百余项国家级及省级竞赛获奖,3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名学生作为全校唯一入选学生在校公费前往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学习......她说,或许这正是那束智慧与启迪之光,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所绽放出的绚烂花朵吧。

有一束光,是仁爱与温暖之光,温润心灵、振奋精神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身为“一路新语”心理辅导站负责人,辛莹希望化身仁爱与温暖之光,默默地照耀学生的心灵世界。

2019年,她作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和2020级本科辅导员,带领4位辅导员及一群怀揣梦想的学生共同创建了“一路心语”朋辈辅导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如同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每一个心灵都能找到栖息之地。短短两年间,它不仅发展成为山东大学首批示范建设的二级心理辅导站,更在2023年被评为山东省辅导员创新工作精品项目和山东大学辅导员创新工作精品项目一等奖,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

辛莹深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此,她带领团队不断强化心理辅导站建设,建立健全了“全领域预防、全过程把关、全链条协同、全方位保障”的“一站引领、四全护航”心理育人工作机制。她与辅导员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服务、危机干预等,实现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预防与干预。同时,积极构建家校协同、校院联合机制,确保学生在面临心理困扰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一次次彻夜不眠的守候、往来医院的奔波、直抵心灵的长谈的背后,是为危机化解付出的心血,更是对学生无尽的关爱和深沉的牵挂。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辛莹带领辅导员团队在“心理+”育人平台上下了大功夫。团队强化“心理+管理育人”,推动咨询服务常态化、危机干预迅捷化;强化“心理+服务育人”,依托“小物姐姐信箱”,倾听学生心声;强化“心理+课程育人”,利用课堂讲座发挥课堂育人作用;强化“心理+科研育人”,考取心理资格证,心理研究获奖10余项;强化“心理+文化育人”,开展9个系列品牌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提升精神境界;强化“心理+实践育人”,开展“学生骨干户外素拓”“星空观测”等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振奋学生精神。

为让“一路心语”心理辅导站更好地发挥作用,辛莹带领团队不断推进项目提档升级,通过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完善工作制度体系、拓展网上宣传渠道等手段,使心理辅导站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构建“一心三环”育人体系,“一心”即“一路心语”朋辈辅导活动;“三环”则包括学业环、关怀环和拓展环。在学业环中,依托“物爱援理”学业辅导团队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在关怀环中,开展各类成长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拓展环中,以师生联动为抓手开展美育育人项目。2020级物理学院的郭尚祎同学说:“是‘一路心语’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温暖了我刚入校时失落的心”。他克服初入校园的无力与失落,积极投身实验室,奋力书写成长的篇章,最终收获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在内5所世界顶尖高校抛来的橄榄枝。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辛莹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继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后,又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辅导员是教育工作者中重要的一员,辛莹认为,应当自觉领悟教师的崇高使命,弘扬教育家精神,她坚信,只要从理想、德行、态度、智识、情感、境界等维度修炼己身,在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成就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就一定能够照亮更多学生的心灵之路,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条:夏雪莲(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下一条:徐健(后勤保障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