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 正文

于晓龙(澳国立联合理学院)

2024年06月20日 16:41  点击:[]

一、个人简介

于晓龙,南京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研究员,于2021年通过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二层次引进,2022年山东省海外优青项目立项,2023获得山东省泰山青年专家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金属催化,利用金属铁廉价,高储量且无毒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铁催化的烯烃功能化反应。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atal.,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2篇。

二、主要事迹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处处做学生表率;自公共场所注重维护教师的声誉,处处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努力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好老师。工作上认真负责,谨言慎行,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应用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做一名师德优秀的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全育人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和纪律,三年无任何教学事故。

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有机化学;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坚持求实,刻苦的态度从事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学科特点加强课程思政,通过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行为和情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刻苦钻研业务,丰富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授课方法,参加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主持本科教改项目两项,提高教学水平。

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参加课程教学的改革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丰富知识储备,不断学习新知识,积极探索新的授课方法,发表教学论文两篇。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从事金属有机催化方面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一区论文12篇。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科学创新工作中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行为紧密的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鼓励学生在理论中找科学问题,在实践中解决科学问题。

上一条:于浩海(晶体材料研究院) 下一条:臧恒昌(药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