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空间科学攀登团队自创建以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将“勇攀空天科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不懈追求。团队是学校首批科研和人事聘用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先后承担“双一流”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攀登计划创新团队(第一层次)等重大学科建设任务,打造了“空间科学、技术、工程、管服”四位一体、跨学院、跨校区的优势学科创新团队。
团队先后全职引进顶尖人才1人,自主培养杰青、长江等领军人才7人次,引育四青人才9人次,23人次入选学校杰出人才体系、其中特聘教授及以上8人,获批成立“地球物理学”威海校区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年到账科研经费总额约3亿元,发表SCI/EI论文600余篇,在研千万以上重大科研项目6项,其他重点类科研项目11项,单项目经费最高达5977万元;深度参与“子午工程”“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问海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牵头承担6大空间探测与遥感载荷研制任务,成功自主研制我国首台光谱成像日冕仪、首套35-40G太阳射电动态频谱系统,电离层等离子体朗缪尔探针、中子和高能带电粒子谱仪载荷2个空间载荷于2024年1月成功发射升空,牵头完成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在《自然·物理》《自然·天文学》《通讯-地球与环境》发表校内首篇以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的论文,点亮了山东大学“空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