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续焕英同志2008年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数学学院,同年入职山东大学(威海)数学与统计学院,2017年6月在山东大学数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22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做短期访问学者。续焕英同志现为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线上一流课程的主讲教师、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首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的骨干成员。她潜心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面上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主持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获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位)。
二、主要事迹
教学方面,续焕英同志是山东大学概率统计教学团队骨干成员、校区概率统计课程负责人,她积极承担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和发挥大学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知识体系育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其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教学质量受到学生和同事的广泛赞誉,学生和学校督导评教结果均为优秀。续焕英同志多次参加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平台和山东大学组织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研修项目,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获评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021),主持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2021)、山东大学课程思政教研项目1项(2021),提交的课程思政案例获评山东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等奖(2020)。
续焕英同志还积极开展教学创新研究,秉承“厚基深融,铸魂育人”的教学理念,提出“三维融入”教学新范式,带领团队参加教学创新大赛取得校区历来最好成绩,获第四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位,2024)和第四届山东大学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位,2024)。
此外,续焕英同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首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骨干成员;参与建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慕课获评国家线上一流本科课程(2020)。
科研方面,续焕英同志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诚信,积极开展分数阶微分方程模型、算法及应用的科学研究工作,获黎曼-刘维尔最佳FDA应用论文国际学术奖(2012)、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奖(2016)、山东大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两项(2015、2017)和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目前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21),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参与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项(2021)。她还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现已在国内外数学及力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其中2篇是ESI高被引论文;她发表的论文已被600余篇文献引用,这些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美国工程院院士布朗大学George Em Karniadakis、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Tasawar Hayat和国际著名分数阶专家澳大利亚Fawang Liu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正面引用与高度评价。她还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多次参加国内外线上线下学术会议,并在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领域多个知名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受到同行的关注;先后担任Elsevier,Springer和Wiley等数据库内众多杂志的审稿人; 目前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
育人方面,续焕英同志注重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带领团队硕博士研究生围绕分数阶相场方程的高效数值算法、奇性问题和模型参数反演等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承担研究生基础课程《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其应用》的教学工作,注重前沿知识的融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协助指导团队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校长奖1项,团队2名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去法国和新加坡高校进行联合培养。
续焕英同志常年担任学院的本科生导师,经常与学生谈话交流,关心并指导本科生的学习和生活,并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获评优秀本科生导师(2016)。积极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近5年累计指导21名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生涯最后一门课程的学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次指导本科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并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其中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1项(202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 3项(2022,2023),二等奖 9项(2019,2020),三等奖 1项(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