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申请人自2009年入职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西班牙语教学工作以来,始终致力于西语专业教学、西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努力尝试将先进教学法合理应用到西班牙语教学课堂中,坚持“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西语学习效能。先后主持山东省青年教师研究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1项,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自2015年担任本专业负责人,努力组织全系教师创新育人培养路径,拓宽学科视野,突出多学科教学与融合,积极构建“西班牙语+国际传播”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家对具有外语、国际传播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西语人才的需求。努力深化与海外高校合作机制,构建西语专业海外实践与对外传播平台,坚持将“语言教育”与“传播教育”有机融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多位学生凭借复合学习背景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申请人结合本校外语学科多语种优势,深耕西班牙语国家文学、外语教学以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等领域研究,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以独立作者发表CSSCI论文2篇,合作发表CSSCI论文1篇,研究专著1部。
二、主要事迹
点亮“语通世界”之梦
张沁园老师自2009年入职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始终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做到心有大我、志诚报国。从教15年以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在语言教学中引入真实的语言运用场景,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促成活动提高学生的产出质量,实现西班牙语“学用一体”的教学目标。荣获2015年山东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8年山东大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三等奖,主持参与多项校级、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本专业在全国西班牙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通过率、优秀率均名列前茅,多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语专业读研,更有多名学生成功申请进入世界顶尖西语专业高校深造学习,学成归来,为国内西班牙语教学科研贡献“山大西语人”的力量。
“用语言开启卷帙浩繁的世界”,这是同学们对张老师课堂最深的印象,“在她的课堂上,西班牙语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点亮世界的开关”。张老师深知语言学习不仅仅是掌握语法与词汇,更是一次跨越文化和知识的旅行,她擅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为学生开启跨学科的奇妙之旅,在语言课堂上构建跨时空、跨学科、跨文化的教学模式,让西班牙语成为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翅膀,鼓励学生凭借西语来探索并思考文化、历史、政治、经贸、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知识。“在课堂上,我们用西班牙语探究智慧教育发展,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数字化校园的利弊。” 刚刚结束的一堂数字化主题的课堂上,学生用西语讲述自己的智能校园生活并且利用网络化资源进行探究性思辨性学习,实现语言学习改变并影响学生对世界的认知。
构建复合化“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双驱发展模式,
作为专业负责人,张沁园老师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带领全系教师依托山东大学“综合性、强学科”的突出优势,积极探索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育。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已经建成“自交叉--内交叉---外交叉”三维一体的复合培养路径。
具体而言,在专业课程建设中,通过建设文化、国情、政治、经贸等课程,形成西班牙语专业自交叉,积极对接国际交流项目,拓展语言专业知识复合传授路径,与省、地级外办建立合作联系,带领师生积极投身山东省外事服务工作,努力搭建专业实践平台;依靠外国语学院雄厚的外语专业优势,不断开拓外语类专业“内交叉”,积极参与“主专业+微专业”双驱动培育模式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组织与跨文化交流”、“国学外译与传播”等微专业学习,积累跨学科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依托综合类高校以及海外交流资源,促进语言与非外语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外交叉”培养路径,鼓励学生申请辅修专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2024年,基于对国家地区战略需求变化的探究以及全国西语专业发展态势的调研,张沁园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建设“西班牙语+国际传播”复合培养模块,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扬山东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构建专业海外实践与对外传播平台,主动发挥山东大学外语学科人才培养引领作用,弥补国家对具有外语、国际传播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此外,努力将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专业建设进行有机融合,坚持教研相长,组织教师围绕国际传播积极申报项目,获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成立“中华典籍译介与传播”以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两个科研-教研团队,推动科研成果的教研转化与应用,整合并凝练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向,致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对外传播能力的国际化创新型西语人才,推动西班牙语专业高质量发展。
深植育人情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西班牙语系负责人,张沁园老师带领全体老师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核心,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全面提升育人水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严峻、多重冲击下低迷的外语学习意愿、同类专业竞争等影响,张老师关注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参与招生、入学、培育、毕业、就业各个环节,将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资源全方位运用到人才培养中。
她常说:“招生与就业就是专业发展的KPI”,新学期也成为西语专业“迎来送往”的重要节点。招生宣传的精密部署使西班牙语专业突破外语专业招生遇冷的困境,招生人数多年位居非通用语专业前列,第一志愿率达到100%。“感谢老师为我开启新的求学之旅”,这是19届西语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博士的董青青同学给她的留言。面对本专业硕士点不足的劣势,张老师努力帮助每位学生实现自己的推免目标,动员全体老师群力群策,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帮助学生制定推免方案,联系学校,及时开导鼓励学生调整心态应对挑战,本专业硕士推免多年屡创佳绩。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和对学生发展的深切关注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作为专业负责人,张沁园老师带领全体老师制定“专业导师制”,与学生建立密切交流,及时为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规划、成长发展、心理状态等方面答疑解惑,构建师生发展共同体,增强学生对专业老师的信任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西语大家庭的温暖。“老师,我在西班牙状况百出,好崩溃!”2023年九月初,张老师收到来自在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交流的同学的微信,当发现学生的问题是由对方学校不合理的课程安排所致,张老师立即联系交流学校,集中反馈学生们的诉求,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以及建议调整教学方案,坚持学生问题“当日事,当日毕”。2020年3月份,张老师心系在西学习的2017级同学,与学生和交流学校建立 “无时差”24小时在线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与心理动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积极联系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自费为学生寄送防护物品,保证每位学生安全无虞回国。努力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