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教育工作者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正文

刘健(青岛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2024年06月21日 11:08  点击:[]

一、个人简介

1988年9月-1992年7月,山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

1992年7月-2020年5月,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主讲课程《安全防范与救生技能》、《工程实践与创新》;期间200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7月-2007年12月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2007年9月聘任高级工程师

2020年5月-2022年1月,山东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副部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2022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2023年12月至今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

二、主要事迹

坚定信念、团结奉献,甘为“孺子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深刻理解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辨别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1.常思常悟抓学习。一是加强自身学习。始终坚持将政治理论修养和岗位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全面图强”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提升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二是带动全员学习。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化、系统化,运用“原原本本学、营造氛围学、专家解读学、活动牵引学、典型引领学”五学法,采取集体学习、讲党课、支部联学联建等多种方式,抓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形成我在哪里,哪里就能营造全员高质量开展学习的良好局面。

2.真心真情带队伍。一是以身作则树榜样。工作中践行“身教重于言传”,抓班子、带队伍。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认真负责、扎实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待人诚恳、乐于助人,时刻提醒自己做厚道人、办公道事,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身言行树立新时代年轻干部好形象,影响带动周边人。二是潜心思考重研究。注重在学习中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担任党委书记期间,新建支部书记例会制,引导支部书记交流、思考如何提升党建学习实效;以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和基层党组织活动立项为牵引,兴党建工作研究之风,期间申报的项目获学校100%立项并结题获评各类奖项优秀奖。

3.全心全意优服务。高校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发展。在资实工作中坚持细化各项服务保障,开展“微培训”和上门服务,实现资产管理从“两不出”、“五上门”到“资实服务专员”的服务升级,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引导资实人常怀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师生的服务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单位和师生医务员工办实事解难题。

爱岗敬业、勤勉务实,乐为“老黄牛”

在环境学院工作期间全面履行党委书记职责,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坚持用好“3D”工作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精耕细作工作理念,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抓机制、立规范,稳基固本聚人心。一是推动建章立制,激发治理效能。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实会前有议题、会下有沟通、决策有民主、纪要有标准的“四有”议事流程,带领提升议事决策水平;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引领优化学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开展精耕细作强思想、强党建、强治理系列行动,组织机关人员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制修订制度29项,梳理工作流程13项。二是创新支部设置,激发组织活力。坚持“支部建在实验室”,以研究所为依托,将专任教师和博士生党支部调整为8个“科研+师生党支部”,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从组织形式上解决“两张皮”,从组织结构上增加学生这一“活跃元素”。三是强化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开展支部委员培训,紧把“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质量关,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构建学院荣誉体系,通过评选表彰,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激发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热情。

2.抓育人、强科研,党业融合谋发展。是“大思政”格局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效果明显。“五育”工作体系化、标准化、品牌化,完善导学思政建设,开展“小蓝帽”保河护海志愿服务并获人民日报等国内多家新媒体报道;落实全员导师制,深化学生培养的“三师制”模式。二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通过开展谈心谈话、设立人才专项学科建设经费、改革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举办青年学术沙龙等举措关心人才成长。三是推进“党建+业务”互融。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教学、科研发展“新动能”。大力度推动环境工程专业高质量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实施“3+N+N”党建联建品牌为纽带,巩固与省市区生态环境部门、企业间关系,解决联系学生实习单位困难的局面。

3.抓安全、促稳定,夯实基础强保障。一是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安全工作专项巡视整改任务,重构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按照十个重点领域细化分工,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起底式”自查,亲自过问、跟进,完成制度12项、自查整改39项、反馈问题 14项,有效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二是抓细实验室安全。建立自上而下的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创新性建立研究生安全协管员工作体系,采用“一表到底”的隐患整改清单,保证每处隐患从发现、上报到整改均有迹可循;大力实施实验室6S建设,打造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三是抓牢意识形态安全。制定并落实《学院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站新媒体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加强阵地管理及重点时期工作研判;严把人才引进政治关,“凡引必审”“凡进必谈”;践行一线原则,分工包干网络媒体,关注重点人重点事。

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勇为“拓荒牛”

在学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和青岛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工作期间,坚持全面提升资产与实验室管理服务水平,在强管理、建机制上功夫,在精业务、优服务上提效能,在护安全、谋创新上展作为,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好战略支撑。

1.脚踏实地重实效。一是实验室建设见成效。构建校区1+8实验室建设体系,提高实验室建设质量;打造学校现代教育平台、智慧学习工场等一批高质量实验教学平台;倡导产教融合,推动新增9个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获评中国高教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二是实验队伍建设有收效。构建1+2+N实验技术队伍常态化培育体系,组织新聘、骨干人员培训;建立实验室安全督导员工作机制,制定管理办法,强化培训、落实督导质量。

2.攻坚克难讲担当。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健全制度规范。顶层梳理实验室存在问题,制定统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出台12项制度,构建实验室全流程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整改安全隐患。顶层谋划实验室安全工作,创新性的提出了“三全四有六体系”安全管理架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行动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构建资料“两标准两严格”、整改“三明确两保障”、监督“三回头”的隐患整改闭环模式;编制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成校级应急物资库。

3.改革创新出实招。一是大力抓实环境整治。为扭转实验室脏乱差局面,引入6S标准化管理方法,编制6S指导手册,采取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全面推开的方式,大力整治实验环境;为压实各单位安全主体责任,以综合预算改革为契机,增设院级安全运行经费,年初下达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年底提交工作报告,探索安全管理绩效量化考核机制。二是信息赋能安全管理。大力抓为加强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实验耗材系统新功能,实行线上采购、二维码电子台账,开展库存盘点,实现“一瓶一码一人一账”动态监管;新上办公耗材系统,首次实现采购审批、电子公章审核、财务统一集中支付全流程线上办理,全过程人员零跑路、零接触。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站在学校高质量发展新节点,我将对标对表学校和校区发展规划,以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激发资实“新质生产力”,为学校“全面图强”和校区“新引擎”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上一条:刘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下一条:刘淑美(艺术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