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国家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WR),国家国防科技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化工学会特种化工专委会秘书长、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特种功能聚集体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材料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攻克了氟硅聚合物、高阻尼材料等特种材料的制备技术,成功应用于“天和核心舱”等重大装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关键材料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20余项,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山东省首届“鲁融杯”一等奖,山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在ACS Appl Mater & Inter、J M C C、Polymers、Molecular Chemistry & Physics等期刊上发表文章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1项,企业标准3项。
二、主要事迹
身先为师,家国情怀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育人,如何育好人,一直是周传健思考的问题。针对新时代学生自我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弱的问题,周传健将军工项目技术攻关与研究生教育融合起来,把思政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合起来。课题组有同学各方面素质优秀,但内生动力不足,得过且过,这种思想还影响到了其他同学。周传健抓住承担我国空间站建设用空间级硅橡胶研制的契机,组织该同学加入攻关小组,通过学习空间站建设背景、意义,组织同学到相关单位参观交流等,让同学意识到材料科学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把自己的价值与国家的需求结合起来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内心的斗志。在研制过程中,周传健与同学们一起,战斗在工程化的一线。位于黄河北工程化车间没有暖气和空调,冬天温度低至-18℃,穿着厚厚的防寒服,操作冰冷的开炼机,手冻的伸不开;夏天温度高达40℃,还要穿着厚厚的实验服,操作着160℃的聚合釜,汗水浸透衣服。但在国家需要面前,没有人退缩,都勇敢地顶了上去!经过一年的攻关,课题组研制的空间级硅橡胶终于通过考核,解决了空间站密封的关键问题,受到载人航天办公室的表扬。同学们说,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确切地知道,有一颗“星”有我们研制的材料,由衷地为自己自豪,由衷地为国家自豪!在周传健的培养下,这位同学被某军工单位录取,成为一名航天人。
善于应对,春风化雨解纠纷。矛盾纠纷是教育管理者不可避免的问题。科研成果转化是提升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但成果转化过程也是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涉及法律、道德、情感等各个方面。周传健在工作中遇到一个标的很小专利转化纠纷,由于各方复杂原因,导致纠纷升级,对学校声誉带来严重影响。接受任务后,周传健发现该纠纷时间久、关系复杂,很难协调沟通,问题一度陷入困境,无法推进。周传健向有关校领导汇报,校领导鼓励说“我们就是要做有挑战的事,你把最难的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就没有什么困难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找矛盾的主要方面,找方法”。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周传健又重新梳理了事件的各个细节,分别从专利持有人、受让人诉求出发,开展细致入微的工作。为了做好沟通,周传健还向心理中心老师学习沟通方法,自学心理学知识,尝试从各个角度与双方沟通,了解真实诉求。在学校的支持下,抽丝剥茧,系统解决各类诉求。通过细致工作的开展,一场重大危机得以化解,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些经历,让周传健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我们不惧困难,敢于担当,办法一定比问题多。
超前布局,平台谋划有成效。国家级的科研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材料学科是学校重点学科,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但学院一直缺乏国家级平台。2021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重组,周传健全面分析了学院的学科特色与优势,特别是在树脂及涂层方面的特点,提出以合作求发展的思路,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开启国家级平台的谋划。在全校上下积极推动下,材料学院把特种树脂的优势与海洋涂料关键材料缺乏的问题统一起来,顺利参与了中国昊华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的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涂料国重团队充满信心,全力通过国重重组,为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