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该同志自2000年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和外事相关的国际事务,2018年至2023年,经教育部借调赴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工作,担任教育组负责人、文教处副主任等职,2023年任期结束,回到学校担任国际部副部长、国际学生学者中心主任一职,2023年底,该同志调到威海校区,任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党委书记。该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不惧困难和挑战,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不忘初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二、主要事迹
(一)战乱冲突背景下,保证留以学子生命安全
以色列是战乱国家,该地区每年冲突不断。特别是2021年5月10日,巴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共向以色列境内发射3000余枚火箭弹,袭击规模超过了2014年的那轮冲突,是近20余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包括使馆所在地特拉维夫以及中国留学生数量较多的城市均被覆盖。
冲突突发,使馆启动应急机制,该同志作为教育事务负责人,紧急联系以色列相关政府机构,要求他们切实保障在以中国留学生的人身安全;与以色列高校负责人建立密切联络机制,随时了解中国留学生的各类情况,并要求校方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中国学生安全事宜;安排学联负责人和各高校中国学联核查在以学生信息,统计相关人数,密切关注冲突动向,及时了解以军方发布的信息,在听到防空警报时,督促所有中国学生及时躲避到防空洞。为及时准确掌握留以学生学者信息和动向,及时提醒学生新一轮袭击信息,该同志和使馆同事随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及时向使馆领导和国内汇报情况。火箭弹来袭主要是半夜和凌晨,使馆的灯火彻夜不息。
直到21日双方宣布停火,本轮冲突持续11天,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由于使馆工作到位,保障得力,及时提醒和督促,中国留以学生学者无一人伤亡。
(二)新冠疫情期间,确保留以学子安全稳定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以色列的学校成为高发地,以高校改为线上教学。以色列当地出现“排华、辱华”现象。使馆按照国内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在以中国公民特别是学生学者的生命安全成为使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使馆安排,该同志主要负责在以中国学生学者的联络和安全工作。疫情期间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工作主要包括:做好在以学生学者及家属信息统计;及时通过学联公众号和学生微信群等发布涉疫情提醒信息;根据使馆指示,与以色列教育部、高教委相关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与以色列各高校联络机制,第一时间掌握各校疫情信息及最新政策;转发并安排学习国内教育部《海外留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指导学联发布《留以中国学人新冠病毒防疫安全手册》《致在以中国留学人员及家属的一封信》;疫情初期组织学联编写、发布每日
疫情,绘制疫情地图;指导学联成立各校应急志愿小组、互助小组;指导学联组织采购、储备口罩、消毒用品等;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做好学生学者心理安抚。
2021年的牛年春节,是新冠疫情在以色列爆发之后的第一个春节,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多数留以学生学者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党和政府牵挂着在以留学生,对留以学子的防疫状况和学习生活十分关心。根据国内指示精神,为加强留以学子的健康安全,使馆精心准备了爱心“春节包”。根据工作安排,该同志和使馆同事在严格遵守有关防疫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在当地采购部分生活物品,并与国内相关部门联络,极力筹措各种防疫物资和春节用品。由于当时正处于以色列疫情高发期,为降低学生感染疫情的风险,该同志和使馆同事驱车前往以色列各高校所在地,直接将“春节包”送至中国学生所在的十余个校区,发放到每一位同学手里。切实保障了学生学者的生命安全,让留以学生学者度过了一个安全、欢快的春节。
在使馆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该同志与留以学联共同努力,排除万难,全方位做好中国学生学者的防疫工作。截至到2021年初,留以中国学生学者无一例感染,在疫情初期稳定了学生心理,保护了学生生命安全,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送到每位留以学子的心中。
(三)宣传中国新冠政策,促进中以民心相通
2020年初,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但是,包括以色列在内的部分国家的一些民众对新冠病毒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对中国和海外华人华侨产生不满情绪,在以华人华侨、中资企业和留学生受到一定的冲击。为鼓舞学生士气,减少负面影响,维护中国的正面形象,该同志参与指导中国学联利用特拉维夫市政厅大楼外墙灯光秀,点亮中国国旗,声援中国抵抗新冠疫情,表达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慰问。2020年2月12日,几十名留以学生学者从以色列各地聚集到特拉维夫市政厅大楼前的广场上,连同当地民众和官员,共约上百人见证了特拉维夫市政厅点亮中国红。事后,特拉维夫市市长胡尔代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肯定了这一活动。
同时,在以色列雷霍沃特市,该同志策划、指导希伯来大学中国学联进入当地中小学宣讲中国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情况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政策,获得了当地中小学的支持。学联与当地中小学的学生联合举办了声援中国抗疫的画展,正面回应了当地一些民众对中国抗疫政策的误解,极大的促进了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