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教师(“四有”好老师) >> 正文

赵伟(基础医学院)

2024年06月23日 00:09  点击:[]

一、个人简介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医学科学院牛顿高级学者;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齐鲁(仲英)青年学者;从事病原感染与固有免疫研究,揭示细胞内环境、代谢等在感染免疫活化和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于Nat. Immunol、Immunity、J.Exp.Med、J. Clin. Invest、PNAS等杂志;现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山东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医学会微免分会副主委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2);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3、2022);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18);山东大学齐鲁医学优秀教师(2023);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2023)。

二、主要事迹

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

赵伟教授在做好本科和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全方位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学校首批仲英青年学者,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理念,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座谈会、师生沙龙、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介绍最新的科研进展、解答同学们关于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造机会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一定的科研工作;指导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多项国家和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

研究生培养方面:培养博士已毕业6人,硕士已毕业8人;入选2022年和2023年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18年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的研究生1人入选山东省优秀毕业生,1人入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培养

赵伟教授遵循人才的成长规律,又坚持实践标准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精神,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人才”的博士后培养理念,在指导研究大方向的前提下,鼓励进行自由探索,不断进行猜想和验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取得很好的培养效果和成绩;2023年入选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

贾木天,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学专业,随后进入基础医学院博士后工作站;期间意识到仅仅掌握现有的医疗手段很难在肿瘤的防治中有所突破,逐渐对宿主固有免疫应答调控干预肿瘤发生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赵伟教授指导下,贾木天在固有免疫调控领域深入研究,相关成果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杂志。在站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和山东省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共4项。2022年底出站后,以齐鲁青年学者入职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并以首席身份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答辩评审。

赵春媛,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助理研究员。在工作期间,深深认识到自身与同龄人的差距,在赵伟教授的鼓励下,在职攻读博士后。在站期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区论文两篇(Nat. Communol, Sci.Adv),以共同通讯身份发表论文一篇(J. Immunol),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由于博后期间的积累,赵春媛在2023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同年晋升副教授;并于2023年作为第一作者在免疫学权威杂志Immunity发表论文。

科研创新

科研工作中,始终将“不忘初心”作为座右铭,科研创新与学生、青年教师培养结合起来;敦促自己思考更本质的问题,特别是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学科本身仍存在的未解难题。赵伟教授主要聚焦病毒感染与机体防御相互作用,揭示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和机体炎症风暴的发生机理,为病毒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Nat. Immunol、Immunity、PNAS等国际权威杂志。202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0年入选山东大学重大科技成果;2018年入选牛顿高级学者;2016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年入选山东大学首批仲英青年学者;2014年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山东大学自然科学优秀科研团队和个人;2012年获得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学者奖;现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微免专委会委员、山东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医学会微免分会副主委、山东免疫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上一条:张平华(法学院) 下一条:赵仲梅(后勤保障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