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王鹏辉,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数学学院副院长。在Hilbert模的几何分析、Hamilton系统的特征值问题等方面做出大量工作。首先,完全解决多圆盘版本的Arveson猜想,填补了双圆盘特征子簇代数不变量研究的空白;其次,建立Hamilton系统的Hill-型公式和Krein-型迹公式,得到平面三体问题稳定区域的首个理论估计,为卫星运行轨道的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成果发表在AdvMath,ARMA,JFA,JD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2),教育部自然科学奖(4/4)各一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10),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10)各一项。自2010年起,连续26个学期为泰山学堂数学取向讲授专业核心课程,获评泰山学堂功勋教授、卓越教授及最受毕业生喜爱的老师等称号。
二、主要事迹
德不孤、必有邻
2009年开始转眼至今,王鹏辉老师已经从事15年教学工作。从懵懵懂懂中开始探索讲课技巧方法,到以问题为导向熟练的运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很多教学技巧已趋于成熟,但对待教育的一腔热血却没有半点冷却。
2010年起,为回答钱学森之问,学校成立泰山学堂,担负起“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的培养工作。成立之初,突然需要大量专业课教师,作为学院的年轻教师,他毅然不怕艰苦,同时承担了《数学分析》、《复变函数》等高难度课程的讲授工作。之后,连续26个学期为泰山学堂讲授《数学分析》、《复变函数》、《拓扑学》、《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期间,分别担任学生学业导师、班主任、教授小组组长,深入了解泰山学堂数学取向每一位学生。多年来,王鹏辉老师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做出指导,平均每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业规划指导40余人次。作为2021级泰山学堂数学取向班主任,鼓励学生以竞赛为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进行创新素养教育,该班级同学在第十五届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4项一等奖,该班级获奖总数超过大多数高校全部获奖总数;作为2022级泰山学堂数学取向授课教师,鼓励同学以赛代练,进行创新素养提升,班内6名同学进入阿里巴巴华人数学竞赛决赛圈,占山东大学入选该赛事决赛圈人数的一半。
王鹏辉老师注重学生的学术素养提升。在每一门课程中,均设有科学素养奖励分。通过这些激励政策,2018届学生毛通、乔一坤在本科期间,从《泛函分析》课程出发,深入学习了《测度论》、《量子随机分析》等课程,获得了泛函分析领域的深厚知识储备,并利用投影谱的几何特征刻画算子组的交换性等代数性质。在ProcAMS上发表SCI论文《commutativity of normal compact operators via projective specturm》,被纽约州立大学的R.Yang教授称为“quitesurprisingly”
努力的付出,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王鹏辉老师多次获评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授课教师。学生们给予他“为人正直,待人亲切温和,治学严谨,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因材施教,将复杂的概念解释的清楚好懂。深入浅出的同时,也对学生有更深入知识的引导……”等评价。
治学严谨、勇于开拓
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甘愿坐冷板凳,王鹏辉老师从博士毕业至今扎根于Hilbert模的几何分析中多圆盘版本的Arveson猜想的研究,取得该问题中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通过完全刻画特异商模的本质正规性,完全解决了多圆盘版本的Arveson猜想;进而,以该理论为基础,从泛函分析方法出发,研究多圆盘的特征子簇的代数不变量,为泛函分析在其它数学分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该系列成果先后在国际知名期刊Adv Math上发表两篇论文,被称为首个非强拟凸区域上的结果,成果获评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系列科研工作自2012年起连续受到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作为主要完成人获评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
作为山东大学泛函分析科研团队现阶段学术带头人,王鹏辉老师注重团队和学术梯队的建设,组建以教授、副教授、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梯队。近五年来,团队共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在Arveson-Douglas猜想、Cowen-Douglas算子的几何理论、微分算子的特征值问题等方面取得优异成果,受到中科院院士、ICM报告人、国家杰青等广泛引用评价。
王鹏辉老师注意国际合作,与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具有长期深入的合作,邀请RYang教授开设投影谱的前沿课程并进行学生的联合培养。团队注重学科交叉,重视泛函分析与其它学科、数学分支之间的交叉应用,将泛函分析、非交换算子空间理论等工具应用到量子场的控制理论上,得到ICM报告人张旭教授的高度评价。
对待科研,王鹏辉老师强调治学严谨,为每一位同学逐字逐句逐标点的修改论文,手把手的教会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经常告诫学生,理论性科研工作的好坏和重要性需要后人来评价,大多理论工作或许在现阶段不能为生产生活带来帮助,然而,理论工作一旦对科技发展产生影响,将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理论工作的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不管科研成果好坏,科研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负责,不能有任何理论错误。
坚持立德树人、探索教学改革
王鹏辉老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理念,注重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研项目2项、校级重点教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重点教研项目2项。以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将讨论班课程体系引入数学拔尖学生培养中,成效显著。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3/10),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项(3/10),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优秀讲师奖”、“创新案例奖”各一项,是“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近五年四次获评“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最受毕业生最喜爱的老师”,获评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功勋教授”、“卓越教授”称号。在担任泰山学堂数学取向教授小组组长期间,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项目,努力做到创新项目全覆盖,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特长与创新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王鹏辉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开设30余门讨论班课程,利用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夯实学生基础。毕业生受到研究生导师的高度评价。
育人先育德,在注重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总结课程思政专业,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讲授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积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在泛函分析课程中,总结“勾股定理和毕达哥拉斯定理”等六个课程思政专题,利用传统数学文化、老一辈数学家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从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行业,被学生评价为“身为世范、为人师表、良师难遇”。